《韩公》
时间: 2025-01-27 03:51: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韩公》
作者:欧阳修
兵闲四十年,士不识金革。
水旱数千里,民流谁垦辟。
公初来视之,嘻此乃予责。
将法多益办,万千由十百。
整齐谈笑间,进退有寸尺。
曰此易为耳,在吾绳与墨。
天成而地出,古所重民食。
贮储非一朝,人命在旦夕。
惟兹将奈何,敢不竭吾力。
木牛尚可运,玉罄犹走籴。
因难乃见材,不止将有得。
公言初未信,终岁考成绩。
骄墯识恩威,讴吟起羸瘠。
貔貅著行伍,仓廪饱堆积。
文章娱闲暇,传记寻往昔。
英英文与武,粲粲图四壁。
酒令列诸将,谈锋摧辩客。
周旋顾视间,是不为无益。
循吏一州守,将军万夫敌。
于公岂止然,事业本夔稷。
富寿及黎庶,威名慑夷狄。
当归庙堂上,有位久虚席。
大匠不挥斧,众工随指画。
从容任群材,文武各以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政治家的治国理政的情景。诗中提到,经过四十年的战争,士兵们已经不再识别金银财宝,而大旱大涝造成的灾难让人民失去生计。作者在回顾当时的情况时,感到职责重大。治理国家需要法令和计划,而这些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诗人强调了民生的重要性,储存粮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人的生命在于日常的保障。政治家要尽全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困难重重,但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能发现人才和资源。最后,诗人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不仅靠单一的才干,还有文武双全的统治。
注释
- 金革:古代指代兵器,象征战争。
- 水旱:指自然灾害,水涝和干旱。
- 公:指代韩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名臣。
- 贮储:积蓄、储藏。
- 木牛:古代的一种木制运输工具。
- 貔貅:一种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勇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文,尤其以散文闻名。他在政治上的主张和作为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之时,作者通过描绘政治家的治国理政,表现出对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关注。
诗歌鉴赏
《韩公》是一首具有政治寓意的诗作,反映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灾害和士兵困境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困苦。欧阳修以“兵闲四十年”开篇,直接点明历史背景,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接着,他通过对韩公治国策略的描写,展示了一个理想的政治家形象,强调治理国家需要深思熟虑的法令和民生保障。
诗中提到的“木牛尚可运,玉罄犹走籴”意在说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是治国的关键。在描写中,作者使用了“整齐谈笑间,进退有寸尺”的对比,表现出理政的从容与智慧。整首诗在严肃的政治主题中,透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传达了作者对社会进步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兵闲四十年,士不识金革。”:描述了长时间的和平使士兵对金银财宝失去认识。
- “水旱数千里,民流谁垦辟。”:自然灾害造成民众流离失所,谁来耕作土地。
- “公初来视之,嘻此乃予责。”:韩公来到此地,感叹这是他的责任。
- “将法多益办,万千由十百。”:治理国家需要多种法令和措施。
- “整齐谈笑间,进退有寸尺。”:治理过程中的从容与智慧。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民生困苦与治理成效,强调治国的复杂性。
- 拟人:将“政策”视为能影响民众生活的实体。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治国理政、民生保障展开,强调政治家的责任与智慧。
意象分析
- 金革:象征战争与财富。
- 水旱:自然灾害,象征不稳定。
- 木牛与玉罄:象征资源的合理利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革”指的是什么?
- A. 黄金和兵器
- B. 战争与财富
- C. 文化与艺术
-
“水旱数千里”描述的是怎样的情况?
- A. 自然灾害导致的困境
- B. 国家繁荣的景象
- C. 大雨过后
-
韩公被诗中称为怎样的角色?
- A. 农民
- B. 战士
- C. 政治家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争与民生。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韩公》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关注民生,但前者更侧重于治理智慧,后者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欧阳修传记与文学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