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21:55:18

芳草。

芳草。

生向江南太蚤。

连天一片春愁。

不管王孙泪流。

流泪。

流泪。

点点桃花又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调笑令 四首 其二
作者:屈大均 〔明代〕

芳草。芳草。生向江南太蚤。连天一片春愁。不管王孙泪流。流泪。流泪。点点桃花又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芳草生长得过于早,整个天空弥漫着春天的愁绪。不顾王孙的泪水流淌,泪水一滴滴地落下,桃花也随之纷纷坠落。

注释

  • 芳草:指芳香的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温暖的气候著称。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常用来指代有身份的人。
  • 泪流:流泪,表现伤感之情。
  • 点点桃花: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7年-1643年),字文韬,号君愚,明代诗人、文学家及书法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秀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并常蕴含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明末,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芳草”为引子,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却又在美丽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开头的“芳草”引出了整个春天的气息,随之而来的“生向江南太蚤”则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使人感受到春意的盎然。然而,随着“连天一片春愁”的出现,词调瞬间转向,春天的美好被愁绪所笼罩。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接着,诗人提到“王孙泪流”,可见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王孙带来欢乐,反而是泪水的流淌,暗示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一句“点点桃花又坠”,桃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进一步加深了词中的感伤情绪。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芳草。

    • 表达春天的生机,反复强调,增加了词的韵律感。
  2. 生向江南太蚤。

    • 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早期,生机勃勃的景象。
  3. 连天一片春愁。

    • 春天的愁绪弥漫,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4. 不管王孙泪流。

    • 王孙的泪水暗示了失去与思念,不被春天的美好所解脱。
  5. 流泪。流泪。

    • 对流泪的重复强调,表达情感的深刻。
  6. 点点桃花又坠。

    • 桃花的凋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增添了哀伤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芳草”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将春愁赋予“连天”的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如“流泪”与“又坠”,增强了词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感伤,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王孙:代表有身份的人,象征着失落与惆怅。
  • 桃花:象征美好、短暂的事物,具有凋零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草”指代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秋天的凋零
    • C. 夏天的阳光
  2. “王孙泪流”中的“王孙”指的是:

    • A. 普通百姓
    • B. 贵族子弟
    • C. 诗人本人
  3.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愁苦
    • C.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屈大均的作品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象,但屈大均更侧重于春天的愁绪,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与洒脱的情怀。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深入理解不同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