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

时间: 2025-02-04 15:36:15

堂成开宴日无空。

景占四时中。

画栋翚飞星汉,雕阑锁断花风。

薰人和气,清谈四坐,雅量千钟。

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堂成开宴日无空。
景占四时中。
画栋翚飞星汉,
雕阑锁断花风。
薰人和气,
清谈四坐,
雅量千钟。
早晚催归天仗,
往来还记溪翁。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天,宴会在堂上举行,热闹非凡,毫无空闲。
四季的美景在此时尽收眼底。
画栋上翩翩飞舞的燕子似乎在星空下翱翔,
雕刻的栏杆把花香的风锁住。
温暖的人情气息,
四个人围坐清谈,
雅致的情怀如千钟美酒。
早晚的归途就像催促着天子,
来来往往总是念念不忘那溪边的老翁。

注释

  • 堂成:指宴会的大厅已准备好。
  • 无空:没有空闲,形容热闹。
  • 景占四时中:四季的美景都在这里呈现。
  • 画栋:雕刻精美的房梁。
  • 翚飞:燕子的飞翔。
  • 雕阑:雕刻的栏杆。
  • 锁断:形容封闭,无法流通。
  • 薰人和气:形容人的气息温暖和气。
  • 千钟:形容美酒的数量多。
  • 催归天仗:比喻归途的急迫。
  • 溪翁:指溪边的老翁,可能是指某种乡愁或老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吕,宋代诗人,他的诗风典雅、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风貌。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表现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宴会后写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人与人之间温暖情感的向往,以及对乡愁、归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前调》一诗以宴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又优雅的场景。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堂成开宴日无空”与“景占四时中”展现了宴会的热烈与美好,给人一种欢愉而繁华的感觉。接着通过“画栋翚飞星汉,雕阑锁断花风”描绘出优雅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美的细腻观察。

后半部分中“薰人和气,清谈四坐”则转向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亲切,表现出诗人在宴会中与友人的温暖交流,赋予宴会更深的情感内涵。而“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则引发了对归途的思考,似乎在暗示着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往昔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和谐的社交场景,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归属感的渴望。诗人用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感伤的氛围,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堂成开宴日无空:宴会大厅已准备好,今天热闹无比。
  2. 景占四时中:此时此刻,四季的美景都在此地汇聚。
  3. 画栋翚飞星汉:华丽的房梁上,燕子在星空下自由飞翔。
  4. 雕阑锁断花风:精致的栏杆把花香的风禁锢在此处。
  5. 薰人和气:温暖的人情气息弥漫在周围。
  6. 清谈四坐:四人围坐,轻松愉快地交谈。
  7. 雅量千钟:情怀高雅,如同千钟美酒。
  8. 早晚催归天仗:早晚的归途仿佛在催促着天子。
  9. 往来还记溪翁:来来往往,总是念念不忘那溪边的老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仗”比喻归途的急迫。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宴会的热闹与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归属感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短暂,表现出一种对人情和自然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社交与人情。
  2. 燕子:象征自由与灵动。
  3. 花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芬芳。
  4. 千钟:象征丰盛与雅致的生活。
  5. 溪翁:象征着乡愁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宴会有什么特点?

    • A. 热闹非凡
    • B. 寂静无声
    • C. 只有少数人
  2. “画栋翚飞星汉”中“翚飞”指的是什么?

    • A. 飞鸟
    • B. 飞虫
    • C. 飞船
  3. 诗中提到的“溪翁”象征着什么?

    • A. 乡愁
    • B. 财富
    • C. 权力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吕的《前调》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李吕更关注温暖的人际关系与生活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通过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吕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