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芜徽明诸公韵三首》

时间: 2025-01-27 03:28:45

黄云看即变成秋,春事余寒得少留。

此去浣花犹远在,谁人能为作遨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芜徽明诸公韵三首
作者:李吕

黄云看即变成秋,
春事余寒得少留。
此去浣花犹远在,
谁人能为作遨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观看黄云时,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已经来临,而春天的余温却难以长久保留。诗人想要去浣花溪,但那里的距离使他感到遥远。最后,诗人感慨,谁能够陪伴他一起去游玩呢?

注释

  • 黄云:指秋天的云彩,象征着秋季的到来。
  • 春事余寒:春天的气息尚存,但已经开始感到寒冷,暗指春天的结束。
  • 浣花:指浣花溪,位于四川,是著名的风景名胜。
  • 遨头:指游玩、游历的意思。

典故解析:此诗提到的“浣花”溪,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雅士在此游玩、吟咏,代表着一种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字子彭,号德庵,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以诗名流传,尤其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受到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李吕的晚年,时代背景为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常常通过诗歌寄托自己的情感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李吕的《次芜徽明诸公韵三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黄云”的出现,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暗示着生命的变化。春天的余寒虽存,却也无法长久,这种对时光短暂的意识,使人倍感惆怅。在即将离去的季节里,诗人对浣花溪的渴望,代表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的最后一句“谁人能为作遨头”,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云看即变成秋:描绘了黄云的景象,标志着秋天的来临。
  2. 春事余寒得少留:春天的气息已逐渐消退,寒冷感逐渐显现。
  3. 此去浣花犹远在:表达了对浣花溪的向往,但距离遥远。
  4. 谁人能为作遨头:感叹无人陪伴,内心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黄云比喻秋天的到来。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节奏上形成对仗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与对人生孤独的反思,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云:象征秋天的到来,代表着时光的流逝。
  • 春事:代表生机勃勃的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浣花: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云象征着哪个季节的到来?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谁人能为作遨头”中的“遨头”是什么意思? A. 走路
    B. 游玩
    C. 学习
    D. 睡觉

  3. 诗中提到的浣花溪位于哪个地方? A. 浙江
    B. 四川
    C. 福建
    D. 山西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李吕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李白更显豪放,而李吕则更显细腻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李吕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