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荡怀古》
时间: 2025-01-26 00:25: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天荡怀古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八千劲旅走熊罴,
曾断金人十万师。
骢马宣威临阵日,
羯胡丧胆渡江时。
风鸣环佩军中鼓,
谷暗云霞战士旗。
从古庸臣好和议,
寒潮呜咽使人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场古老的战争,八千名精锐的士兵如猛兽般出征,曾经打败过十万敌军。骏马在战阵中显威,敌人因渡江而失去胆气。战鼓雷鸣,军中旗帜在阴霭中飘扬。自古以来,庸碌的臣子总是偏好和谈,而如今的寒潮和悲鸣让人感到无比凄凉。
注释:
- 劲旅:精锐的军队。
- 熊罴:指猛兽,形容士兵勇猛。
- 金人:指敌国的军队。
- 骢马:指一种优良的战马。
- 羯胡:指敌人,古代某些少数民族。
- 环佩:指佩饰,军中士兵的装备。
- 寒潮:象征着凶险的时局和忧伤的情感。
典故解析:
- “金人十万师”:暗指历史上与金朝的战争,金朝是清初的一个强敌,诗中反映了对过往战斗的追忆。
- “羯胡丧胆”:羯胡是指当时的敌人,表现出敌人遇到强敌时的恐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1648-1730),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和历史感。他的诗风豪放,常常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之际,诗人通过怀古抒怀,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时局势的忧虑。
诗歌鉴赏:
《黄天荡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豪情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古代战争的场景,表达了对勇敢将士的赞美以及对庸臣和和议的批判。开篇的“八千劲旅走熊罴”,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出士兵的雄壮气概,仿佛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气息。接下来的“曾断金人十万师”,则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战斗的胜利与辉煌。
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像“风鸣环佩”“谷暗云霞”等描绘出战场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从“寒潮呜咽使人悲”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使得整首诗在壮丽的历史叙事中,渗透着一种悲凉的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千劲旅走熊罴”:描绘士兵如猛兽般出征,气势磅礴。
- “曾断金人十万师”:提及历史胜利,彰显英勇。
- “骢马宣威临阵日”:骏马在战阵中显威,象征力量与勇气。
- “羯胡丧胆渡江时”:敌人因我军强大而失去勇气。
- “风鸣环佩军中鼓”:战鼓声响,士气高昂。
- “谷暗云霞战士旗”:战士的旗帜在阴霭中飘扬,气氛凝重。
- “从古庸臣好和议”:借古讽今,批评庸臣的和谈政策。
- “寒潮呜咽使人悲”:表达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劲旅走熊罴”将士兵比作猛兽,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战斗的回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的反思,揭示出庸臣和和议带来的悲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劲旅:勇猛的军队,象征着力量与勇气。
- 骢马:战马,象征战斗的勇气。
- 战士旗:代表士兵的荣耀与信念。
- 寒潮:象征凶险的局势和悲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八千劲旅”是指: A. 一万士兵
B. 八千士兵
C. 十万士兵 -
“羯胡丧胆”中的“羯胡”指的是: A. 友军
B. 敌军
C. 平民 -
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悲凉
C.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出塞》:同样描绘战争场景,表现出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但情感基调更为悲壮。
- 《登高》: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悟与对现实的思索,风格上较为沉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黄燮清研究》
- 《古诗词与历史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