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龙友画扇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4:58:38

一册烟云墨未残,板桥流水碧云寒。

南都王气销磨尽,留得青山画里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杨龙友画扇 其一
一册烟云墨未残,
板桥流水碧云寒。
南都王气销磨尽,
留得青山画里看。

白话文翻译:

这幅扇子上的烟云图案尚未褪色,流水在板桥旁轻轻流过,碧色的云映衬着寒意。南方都城的王气已经消散殆尽,只留下青山在画中静静地欣赏。

注释:

  • 一册:一扇,指扇子。
  • 烟云:烟雾和云彩,这里形容画扇上的图案。
  • 墨未残:墨色尚未褪去,表示画作的生动和鲜明。
  • 板桥:指一种木桥,常见于山水画中。
  • 南都:指南方的都城,可能暗指当时的杭州。
  • 王气:王者的气势,象征权势和荣耀。
  • 销磨尽:消散磨灭,形容时光流逝。
  • 留得青山:留下的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和美好。

典故解析:

  • 青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青山常常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也是名士隐居的理想之地。
  • 南都王气:南方的都城曾经辉煌的气势,如今已不复存在,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1741-1796),字子骏,号澹然,清代诗人、书法家与画家。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友人以及生活感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燮清游览时,看到朋友杨龙友的画扇,感慨自然的美好与历史的变迁,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艺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悠然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令人陶醉。首句“一册烟云墨未残”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扇子上的图案如同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展现了艺术的永恒魅力。接着“板桥流水碧云寒”的描写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感,流水轻轻流淌,与碧云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诗中“南都王气销磨尽”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曾经的辉煌已随风而去,留下的只有这幅青山画作,显示了时间对权势的无情吞噬。同时,“留得青山画里看”则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珍视,尽管人事已非,但青山依旧存在,成为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既有对艺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册烟云墨未残”:描绘画扇上烟云的生动,气氛鲜活。
    • “板桥流水碧云寒”: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 “南都王气销磨尽”:对历史的感慨,反映出时光的流逝。
    • “留得青山画里看”:突出自然的永恒与艺术的价值。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板桥流水”和“碧云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画作比作自然景色,增强了艺术与自然的联系。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在于描绘自然的美好与艺术的永恒,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烟云:象征变化与流动,暗示时间的流逝。
  • 板桥流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青山:象征永恒与美好,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杭州
    c) 南京
    答案:b)

  2. “一册烟云墨未残”中,“墨未残”意味着什么? a) 画作已模糊
    b) 画作仍然鲜明
    c) 画作已被破坏
    答案:b)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悲伤
    b) 感慨与欣赏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王维的作品往往更注重静谧的氛围,而黄燮清则在感叹历史的同时,也展示了对艺术的欣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黄燮清研究》
  • 《古诗词中的自然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