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月过古香精舍访萧琴客不遇》
时间: 2025-01-11 20:08: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乘月过古香精舍访萧琴客不遇
秋风吹明月,清光罗幽林。
泠然下寒露,不觉滋兰襟。
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
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
真侣具茶果,趺坐同酌斟。
炉烟出云房,古壁县素琴。
孤云何处飞,苔砌空行吟。
抚景送征雁,遥忆山水音。
白话文翻译:
在秋风中,明月洒下清光,照在幽静的林间。寒露悄然降落,不知不觉间滋润了我的衣襟。堤岸高耸,湖水渐渐缩小,树叶飘落,溪边的桥显得更深。短短的篱笆旁盛开着黄花,走进门内却是满满的清阴。真挚的朋友备好了茶果,我们相对而坐,品尝佳酿。炉烟袅袅升起,古墙上挂着素琴。孤云不知飘向何处,苔石上空自吟唱。抚景送走征雁,我遥遥地怀念那山水间的音韵。
注释:
- 泠然:形容寒冷的样子。
- 滋兰襟:这里的“兰襟”指代衣襟,形容衣襟上沾染的寒露,寓意清新。
- 堤高湖水缩:堤岸高耸,湖水显得更小,暗示秋季水位下降。
- 真侣:指真心的朋友。
- 趺坐:指坐下的姿态。
- 炉烟出云房:描写炉火的烟雾升腾,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抚景送征雁:抚摸着眼前的景色,送走远去的雁,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钺,清代诗人,继承了唐诗的优雅风格,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黄钺与友人相约游览时,未能见到友人,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乘月过古香精舍”开篇,展现了作者在明月与秋风的映衬下,走进一处古老而雅致的住所,寻访好友的情景。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相得益彰,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天的韵味。开篇的“秋风吹明月”,不仅设定了时间和空间,更引入了一种清幽、孤寂的情绪。
在描写中,诗人通过寒露、黄花、清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尤其是“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友人的思念,虽然未能相遇,但炉烟、素琴、征雁等意象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友情的向往。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清代诗歌的典雅与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吹明月,清光罗幽林:秋风轻拂,明月高照,清澈的光辉洒在幽静的树林中,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秋夜图景。
- 泠然下寒露,不觉滋兰襟:寒露悄然落下,浸润了衣襟,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冷冽。
- 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秋季湖水渐低,树叶飘落,溪边的桥显得更加深邃,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 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短篱旁开满黄花,走进门却是阴凉的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真侣具茶果,趺坐同酌斟:挚友备好了茶和水果,二人相对而坐,享受这份宁静的时光。
- 炉烟出云房,古壁县素琴:炉烟袅袅升起,古老的墙壁上挂着素琴,描绘出一种古典雅致的氛围。
- 孤云何处飞,苔砌空行吟:孤独的云在何处漂浮,苔藓铺成的台阶上空自吟唱,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索。
- 抚景送征雁,遥忆山水音: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看着远方飞去的雁,诗人不禁回忆起山水间的音韵,表达出对自然的眷恋与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光罗幽林”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照耀下的树林景象。
- 对仗:如“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体现了对仗工整的特点。
- 拟人:如“孤云何处飞”,使自然元素富有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寒露:象征清新与冷冽,暗示季节的变化。
- 黄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素琴:象征古典韵味与文化修养。
- 征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风吹明月”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真侣具茶果”中的“真侣”指代什么?
- A. 朋友
- B. 家人
- C. 同事
- D. 爱人
-
“孤云何处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安详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黄钺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环境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豪情,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明月清风:古诗文中的自然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