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
时间: 2025-04-29 01:36: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赵州住院二十年,折脚禅床欠一边。
灰头土面半饥饿,苦涩家风今古传。
翻笑今人做长老,恰似官人问职田。
职田多,我便去,免见钵盂无著处。
职田少,我不去,生怕没盐兼没醋。
禅门难得好儿孙,正眼近来如扫土。
慧林首座久韬藏,个中果熟自然香。
大海钓鱼拚得失,空船归去也无妨。
白话文翻译
赵州在寺院中住了二十年,禅床的一只脚折了。
满脸灰土,半饥饿,家里的苦涩风俗代代相传。
嘲笑今天的人做长老,真像官人去问田地的事情。
如果有很多田,我就去,免得看见钵盂无地方放。
如果田地少,我就不去,怕没有盐和醋。
禅门里难得有好儿孙,眼前的人就像扫地一样。
慧林首座早已深藏不露,里面的果实自然香甜。
在大海钓鱼,成败都无所谓,空船归来也无妨。
注释
- 赵州:指赵州禅师,著名的禅宗大师。
- 折脚禅床:指禅修用的床,寓意生活的艰辛与不便。
- 灰头土面:形容人面容脏污,处境困苦。
- 职田:指寺院的田地,代表生计来源。
- 钵盂:指僧人用来乞食的器皿。
- 慧林首座:指慧林禅师,代表高深的佛理。
- 大海钓鱼:比喻人生的追求与放下,强调事物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怀深,宋代禅师,以其深厚的禅学造诣和诗才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出佛教思想与个人修行的体验,风格独特,常以尖锐的语言揭示人生的真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禅宗盛行的时期,反映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挣扎,展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与对内心修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赵州禅师的生活状态,深刻揭示了修行者在世俗与精神之间的挣扎。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赵州的生活困境,折脚的禅床象征着他的不完美和不便,灰头土面的形象则传达出他在修行道路上的艰辛与贫困。接下来的几句则对当代人的长老身份进行讽刺,强调了名利与地位在禅宗修行中的无意义。
诗中“职田多,我便去,免见钵盂无著处”的话语体现了修行者对生计的无奈,反映出在追求精神世界的同时,必须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而“禅门难得好儿孙”,则表达了对世代相传的传统的无奈与失望,认为真正的修行者不易出世,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几句借助“慧林首座”的形象,传达了内在智慧的自然与成熟。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对比,展现了禅宗修行的艰难与深邃,强调了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赵州住院二十年:揭示赵州的修行生活,年限暗示时间的漫长与坚持。
- 折脚禅床欠一边:形象生动地表达生活的困苦与不便。
- 灰头土面半饥饿:强调了生活的艰难与内心的无奈。
- 苦涩家风今古传:对家族传统的批判,传递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 翻笑今人做长老:讽刺今人追求名利的盲目。
- 职田多,我便去:现实生活中的选择与妥协。
- 免见钵盂无著处:对乞食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 职田少,我不去:强调对生活条件的依赖与恐惧。
- 生怕没盐兼没醋:生活琐事的烦恼。
- 禅门难得好儿孙:对后人的期望与失望。
- 正眼近来如扫土:表达对当今修行者的失望。
- 慧林首座久韬藏:慧林首座的智慧象征。
- 个中果熟自然香:内在智慧的成熟。
- 大海钓鱼拚得失:人生追求的无常,强调放下执念。
- 空船归去也无妨:表达内心的豁达与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与生活的困境比作“折脚禅床”,增强了形象性。
- 对仗:如“职田多,我便去,职田少,我不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讽:通过讽刺今人对名利的追求,表达对当代修行者的失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修行者在世俗与精神之间的挣扎,强调在浮华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与智慧的重要性,同时批判了对名利的盲目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禅床:象征修行的艰辛与不易。
- 灰土:代表生活的困苦与不堪。
- 钵盂:象征乞食与生计的艰难。
- 职田:代表世俗生活的压力与生存需求。
- 慧林:象征智慧与内心的成熟。
- 空船:比喻人生的追求与放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赵州住院的时间是多久?
- A. 十年
- B. 二十年
- C. 三十年
- D. 四十年
-
“职田多,我便去”中“职田”指的是什么?
- A. 修行的地方
- B. 寺院的田地
- C. 生活的乐趣
- D. 朋友的家
-
“大海钓鱼拚得失”的意思是什么?
- A. 钓鱼很重要
- B. 追求与放下都无所谓
- C. 钓鱼是一种乐趣
- D. 赢得和失去都很重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赵州住院二十年与陆游的《秋夜将晓》: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与反省,前者更关注内心的追求,后者则强调对故土的眷恋。
- 慧林首座的智慧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理解,前者是禅宗的智慧,后者则是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禅宗诗词研究》
- 《释怀深生平与作品分析》
- 《禅诗的意境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