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气夜沈郭,
苍茫晓未收。
寒风来绝塞,
入夏尚重裘。
盘马雪千里,
射雕天尽头。
平生极飞动,
惜不壮时游。
白话文翻译:
夜晚,山的气息沉沉地笼罩着城郭,
黎明时分,苍茫的景色尚未收敛。
寒风吹来,恍若来到了荒凉的边塞,
即使已是夏季,仍然需要穿厚厚的皮衣。
骑马奔驰在千里雪野之中,
射击苍穹中的雕鸟,直至天边尽头。
一生中我曾经追求极致的飞动,
可惜未能壮阔地游历四方。
注释:
- 山气: 指山中的气候、气氛,暗示自然环境的幽静。
- 夜沈郭: 夜晚的气息沉沉地笼罩着城郭,郭指城墙,形容静谧的夜晚。
- 苍茫: 形容灰暗而广阔的样子。
- 绝塞: 指偏远、荒凉的边境地区。
- 重裘: 是指厚重的皮衣,形容寒冷的天气。
- 盘马: 指骑马行走,形容骑马的姿态。
- 射雕: 比喻高远的追求,射击雕鸟象征着挑战困难。
- 平生: 一生,生平的意思。
- 极飞动: 追求极致的自由与飞翔。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射雕”可以联想到古代的英雄人物,特别是与《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黄蓉等角色相关,象征着勇气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钺,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边塞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气》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山气、寒冷的冬季和骑马射雕的豪情,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的基调深沉而略显忧伤,透过对自然的细腻刻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首句“山气夜沈郭”,以“夜沈”二字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夜晚。接下来的“苍茫晓未收”,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变化,暗示着黎明的来临尚需时日,寓意着追求的艰辛与不易。
“寒风来绝塞,入夏尚重裘”则通过季节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夏季的来临却仍需厚重的皮衣,仿佛是对生活中无常和苦涩的隐喻。
最后两句“平生极飞动,惜不壮时游”,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己一生追求自由的追忆与惋惜,似乎在感叹时光荏苒,未能实现心中理想的遗憾。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气夜沈郭: 夜晚的山气沉沉,给城郭带来了宁静的气氛。
- 苍茫晓未收: 天刚亮,景色依然是模糊不清的苍茫状态。
- 寒风来绝塞: 寒风袭来,仿佛穿越到了遥远的边塞。
- 入夏尚重裘: 即使已是夏季,依然需要穿上厚重的皮衣,显示天气的异常寒冷。
- 盘马雪千里: 骑马在千里冰雪的原野上奔跑,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
- 射雕天尽头: 射击飞翔的雕鸟,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勇气。
- 平生极飞动: 一生中,我追求极致的飞动与自由。
- 惜不壮时游: 可惜未能在壮年时尽情游历四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山气比喻自然的气息,营造氛围。
- 对仗: 如“寒风来绝塞,入夏尚重裘”,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 通过“盘马雪千里,射雕天尽头”,形成气势,展示诗人豪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主题深刻,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气: 象征自然的气息,表达幽静的气氛。
- 苍茫: 代表自然景色的广阔与无尽。
- 寒风、重裘: 暗示严酷的环境,反映生活的不易。
- 盘马、射雕: 代表勇敢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气”指的是什么? A. 城市的喧嚣
B. 自然的气息
C. 人的情感
D. 诗人的思绪 -
“寒风来绝塞”中,绝塞指的是? A. 热闹的城市
B. 荒凉的边境
C. 美丽的山川
D. 繁华的街道 -
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追求有何感慨? A. 感到满足
B. 感到遗憾
C. 感到快乐
D. 感到无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山气》均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登鹳雀楼》更多地体现了向上的豪情,而《山气》则渗透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艺术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