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作者: 刘永济 〔清代〕
斜阳恋郭,残宋江山红一角。
随意行歌,知道人生为甚么!
有情终苦,试看江头杨柳树。
愁浅愁深,谁识天寒翠袖心?
白话文翻译:
夕阳映照着城郭,残留的宋朝江山只剩下一角红色的余晖。
随意地唱着歌,渐渐明白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有情之人终究是苦,来看看江边的杨柳树吧。
愁苦有浅有深,谁能懂得我在寒天里翠袖下的心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斜阳:夕阳,指太阳倾斜的光线。
- 恋郭:依恋城郭,这里指城市的轮廓与余晖。
- 残宋:指残余的宋朝,意味着过去的辉煌。
- 随意行歌:随意地唱歌,表达一种自由的心态。
- 有情终苦:有情之人最终都会受苦,强调情感的苦涩。
- 杨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常用来表达柔情。
- 愁浅愁深:愁苦的程度有浅有深,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
- 翠袖:指绿色的衣袖,象征青春与美丽。
典故解析:
- 宋江山:指宋朝的江山,反映历史的更迭与沧桑。
- 杨柳: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寓意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清代诗人,生于晚清时期,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夕阳下的景象,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思考。首句的“斜阳恋郭”不仅描绘出夕阳下的美丽景色,也隐喻了对历史的眷恋。紧接着,作者用“随意行歌”表达了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洒脱与从容,似乎在告诉读者,生活的意义在于自由地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
而“有情终苦”则转入对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人意识到感情的复杂性与无奈,通过“江头杨柳树”,自然地引出了思念与离愁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结尾的“愁浅愁深,谁识天寒翠袖心”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环境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心境。
整首诗在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与对情感的敏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斜阳恋郭: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城郭,表现出对故土的依恋。
- 残宋江山红一角:历史的沧桑,过去的辉煌如同残阳,留下一角红色,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随意行歌:随心所欲地歌唱,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
- 知道人生为甚么:经过思考,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 有情终苦:有情的人最终都会经历痛苦,揭示爱情的苦涩。
- 试看江头杨柳树:用杨柳树的形象,表现对离别的思念。
- 愁浅愁深:愁苦的程度不一,反映出情感的复杂。
- 谁识天寒翠袖心:在寒冷的天气中,谁能理解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阳比作往昔的辉煌。
- 拟人:愁苦被赋予了深浅的程度,表现情感的细腻。
- 对仗:如“愁浅愁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夕阳和杨柳,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情感苦涩的理解,传达出一种感伤而又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对过去的怀念。
- 杨柳:象征离别与思念,传递柔情与伤感。
- 翠袖:象征青春与美丽,暗示内心的脆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斜阳恋郭”意指什么? A. 夕阳映照城郭
B. 对历史的怀念
C. 以上皆是 -
诗中用“杨柳树”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自由与洒脱
C. 生活的无常 -
“有情终苦”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感与无奈
C. 希望
答案:1.C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 李煜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了历史的伤感与对往昔的思念,但更加突出豪情与壮志。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表现了情感的深切与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