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身心裂转
作者: 尹志平 〔元代〕
身心裂转。便是元初真目面。
裂转身心。一志如山超古今。
些儿若悟。免却波波来与去。
若悟些儿。万劫希逢此一时。
白话文翻译:
身体和心灵如同裂开转动。
这正是元朝初年真理的显现。
身体和心灵在转动中裂开。
一个志向如山般超越古今。
如果稍微觉悟,就可以免去波浪般的来与去。
如果稍微觉悟,万劫之中难得遇见这一时刻。
注释:
- 身心裂转:指身体和心灵的分裂与转动,体现内心的挣扎与深刻的思考。
- 元初真目面:指元朝初期的真实境界,可能暗指某种哲学或宗教的领悟。
- 志如山超古今:志向坚定如山,可以超越古代与现代的限制。
- 些儿若悟:如果稍微有所觉悟。
- 万劫希逢此一时:在万劫中难得遇到这一时刻,表现出机会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志平,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初期。其诗歌受到道教和禅宗思想的影响,通常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内心的领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身心的探索,表达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关注。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身心裂转》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身心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我认知和内心挣扎的深刻思考。开头的“身心裂转”,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动荡,更是对生活中痛苦与困惑的真实写照。这种状态在元朝初期的社会背景下,尤其显得深刻而具有普遍性。
诗中提到“便是元初真目面”,这不仅是对元朝真实面貌的描述,也可以看作对真理的追求与探求。在这段动荡的历史时期,许多人内心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诗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志如山超古今”,则强调了坚定信念的重要性。志向的高远与坚定,能够让人超越时代的限制,达成一种超然的境界。而后面的“若悟些儿,万劫希逢此一时”,则告诫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只有稍加觉悟,才能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遇。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及对内心觉悟的重视,给人以启迪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心裂转:开篇即揭示出诗人与内心斗争的状态。
- 便是元初真目面:此句引入了社会历史背景,暗示对真理的追求。
- 裂转身心:重复强调身心的分裂,增添了情感的张力。
- 一志如山超古今:强调坚定的志向,能够突破时间的束缚。
- 些儿若悟:呼唤觉悟的重要性,暗示人生的哲理。
- 万劫希逢此一时:结尾总结,强调珍惜当下的时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志如山”,将志向比作山,象征坚定与高远。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 反复:身心裂转的重复,强调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内心的挣扎与对真理的追求,强调了觉悟的重要性,倡导人们珍惜当下,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身心:象征个体的完整性与内心的挣扎。
- 裂转:表达动荡与不安的情感。
- 志:象征追求与希望。
- 波波:比喻人生的起伏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身心裂转”中的“身心”指的是? A. 身体和思想
B. 情感和记忆
C. 生活和工作
答案:A -
“志如山超古今”中的“志”指的是? A. 目标和理想
B. 情感和心情
C. 记忆和历史
答案:A -
诗中提到“万劫希逢此一时”强调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机会的珍贵
C. 斗争的必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登高》(杜甫):展现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减字木兰花·身心裂转 vs 静夜思:
- 两首诗都表现了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减字木兰花》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静夜思》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离愁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 相关学术文章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