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门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7:42:53

不到红门外,于今过十年。

村墟曾不异,蕉鹿信如然。

古塔云中矗,疏篱柳外连。

聚观纷老幼,关切却殊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红门外 其一
作者: 弘历 〔清代〕

不到红门外,于今过十年。
村墟曾不异,蕉鹿信如然。
古塔云中矗,疏篱柳外连。
聚观纷老幼,关切却殊前。

白话文翻译:

我到达红门外,已经过了十年。
村庄的样子没有变化,蕉树和鹿依旧如故。
古老的塔依然矗立在云中,稀疏的篱笆与柳树依然相连。
人们聚集在一起,老少皆有,但关心的样子却和从前不同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红门:指某个地名或重要的建筑物,可能是指某个历史遗迹。
  • 村墟:指村庄,乡村的集市。
  • 蕉鹿:蕉树和鹿,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古塔:指古老的塔楼,可能有历史或宗教意义。
  • 疏篱:稀疏的篱笆,象征乡村的宁静。
  • 聚观:聚集观看的人群。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具体的典故,但可以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清代皇帝乾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他的文化素养极高,热爱诗词,常有诗作流传后世。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诗人在外游历多年后回到故乡,感慨时间流逝和故乡变化的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变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南红门外 其一》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尽管时光已经过去十年,但村庄的面貌依然如故,蕉树和鹿群似乎仍然在故乡的土地上安静地生活。诗中通过古塔的矗立与疏篱的连通,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延续感,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古老的景象依旧鲜活。

然而,尽管外在环境没有太大变化,聚集的人们却显得不同。老幼之中,关心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达出现了变化,这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心的变迁。诗人在欣赏故乡景色的同时,也感受到人们情感的疏离,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到红门外,于今过十年。” 诗人提及时间的流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村墟曾不异,蕉鹿信如然。” 描绘故乡景色的稳定,蕉树与鹿群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
  • “古塔云中矗,疏篱柳外连。” 通过古塔和稀疏篱笆的描写,展现故乡的传统和宁静。
  • “聚观纷老幼,关切却殊前。” 人们的聚集说明对故乡的依恋,但内心的变化也暗示了时代的变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幼”与“关切”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蕉树和鹿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宁静。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变化中的情感抉择和对过往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门:象征着故乡的入口和记忆。
  • 蕉鹿:代表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古塔:历史的象征,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 疏篱:乡村的宁静与单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红门”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故乡的记忆
    C. 文化遗产

  2. 诗中的“蕉鹿”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生活的繁忙
    C. 历史的沧桑

  3. 诗人对聚集的人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关心
    B. 疏离
    C. 冷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但李白的诗更加奔放,而弘历的诗则更加细腻温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