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八十翁》

时间: 2025-01-11 15:42:55

八十老翁行步奔,存亡共诉断愁魂。

千金歌舞随流水,六载干戈弃故园。

晚灶燎衣篱竹尽,春牛换米草蓑存。

情知青史无名姓,短策犹期报国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逢八十翁
作者: 郭钰 〔元代〕

八十老翁行步奔,
存亡共诉断愁魂。
千金歌舞随流水,
六载干戈弃故园。
晚灶燎衣篱竹尽,
春牛换米草蓑存。
情知青史无名姓,
短策犹期报国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急匆匆地走路,他与我倾诉着生死离别的忧愁。曾经的千金歌舞如今随水流逝,六年的战争使他放弃了故乡。晚上,炉子上的火焰已经将衣物和竹篱烧尽,春天的牛换成了米,而他依然保留着草蓑衣。明白自己在青史中无名无姓,然而仍旧希望能以短暂的力量回报国家的恩情。


注释:

字词注释:

  1. 八十老翁:指年迈的老人,强调其年纪大。
  2. 存亡共诉:生与死的事情共同诉说,表达悲伤的心情。
  3. 千金歌舞:形容奢华的生活,千金形容其价值。
  4. 干戈:指战争与军事冲突。
  5. 晚灶:指晚上的厨房。
  6. 青史:指历史书籍,含有对历史的评价。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青史无名姓”,反映了古人对个人名声和历史地位的关注,暗示诗人对个人成就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钰是元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民生和个人命运,风格朴实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元代,可能是作者在与一位八十老人相遇后,感受到其身世沧桑与对国家的忧虑而写成,反映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八十老翁的形象,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人在与老人的对话中,倾诉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老人所经历的千金歌舞与战争的对比,呈现出生活的巨大变化,令人感慨。

诗的开头直接引入老翁形象,表达出他匆忙的步伐,和对人生存亡的沉重思考。后半部分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尤其是“晚灶燎衣篱竹尽,春牛换米草蓑存”,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困窘,也传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尽管明知历史不会记住自己,但他仍希望能有机会回报国家,展现出一种悲壮与无奈交织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十老翁行步奔:老翁急匆匆地走着,反映出他内心的焦急和不安。
  2. 存亡共诉断愁魂:与我倾诉生死存亡,表达内心的愁苦。
  3. 千金歌舞随流水:曾经奢华的生活如今已随时间消逝。
  4. 六载干戈弃故园:经历了六年的战争,被迫离开故乡。
  5. 晚灶燎衣篱竹尽:晚上的火焰烧尽了衣物和竹篱,象征生活的困境。
  6. 春牛换米草蓑存:春天的牛被换成米,保留着草蓑衣,暗示生活的简朴。
  7. 情知青史无名姓:明白自己在历史上不会留下名字。
  8. 短策犹期报国恩:尽管力量微薄,仍希望能够回报国家的恩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过往的奢华生活比作流水,表达时间的流逝。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将生活艰辛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通过老翁的视角,展示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交织,表现出对家国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老翁:象征着智慧与经历,体现了对历史的见证。
  2. 歌舞:代表着繁华与享乐,反映过去的美好生活。
  3. 干戈:象征着战争与动荡,揭示了社会的痛苦。
  4. 草蓑:生活的简朴与艰辛,体现对自然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金歌舞”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贫穷
    B. 奢华的生活
    C. 战争

  2. 诗人认为自己在历史中会有怎样的地位? A. 有名有姓
    B. 无名无姓
    C. 只留名

  3. “春牛换米草蓑存”中草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简朴与艰难
    C. 生活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郭钰的《道逢八十翁》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国家的忠诚,但郭钰通过老翁的形象,具体化了对个人命运的沉重思考,而陆游则更侧重于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两者在情感和意象上都有所交融,但侧重点不同,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