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秋雨》
时间: 2025-01-23 10:07: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榭香消,野塘波冷,又是乍寒天气。
疏雨朦胧,故弄一庭秋意。
吹数片林叶轻黄,添几寸苔痕深翠。
算时光已届重阳,东篱应访菊开未。
西窗帘幕静掩,怪底潇潇飒飒,排愁无地。
暗逗离心,别有凄凉滋味。
画桥外烟柳低垂,碧槛畔露蛩声细。
更何堪滴向梧桐,夜阑浑不寐。
白话文翻译
芳香的亭榭之气渐渐消散,野塘的水波也冷了,又是初秋寒冷的天气。
细雨朦胧,故意营造出一庭秋意。
吹落几片浅黄的林叶,增添了几寸深翠的苔痕。
算起来,时光已至重阳,东篱应该去看看菊花是否盛开。
西窗的帘幕静静地掩着,奇怪的是那潇潇的细雨声,愁绪无处排解。
暗自扰动离愁,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画桥外烟雾缭绕的柳树低垂,碧槛边露水中蛩声细微。
更何况那雨滴在梧桐树上,夜深人静无法入眠。
注释
- 芳榭:指香气四溢的亭榭,形容环境之美。
- 乍寒:初寒,刚开始变冷。
- 疏雨:细而轻的雨,令人感到清冷。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象征着秋天的深度。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典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 潇潇:形容细雨或秋风的声音,带有伤感之情。
- 蛩声:指蟋蟀的叫声,常用来营造秋夜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玉珍,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之际,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思,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创作背景
《绮罗香 秋雨》创作于清代,展现了作者在秋雨绵绵的季节中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的思考。正值重阳,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思乡之情,透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季节的敏感与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绮罗香 秋雨》通过对秋季气候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绪。开篇的“芳榭香消,野塘波冷”,不仅描绘出秋天的萧瑟,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给人以惆怅之感。接着,“疏雨朦胧,故弄一庭秋意”,细雨将秋意渲染得愈加浓烈,增添了一层朦胧的情感色彩。
“吹数片林叶轻黄,添几寸苔痕深翠”一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林叶与苔藓,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已至重阳,正是重阳节的到来,诗人不禁想起“东篱应访菊开未”,表达了对自然的依恋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窗外细雨的声音与夜深人静的氛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愁绪的共鸣。“怪底潇潇飒飒,排愁无地”,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似乎无处倾诉的情感在细雨中愈加浓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秋雨与人心的凄凉紧密相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榭香消,野塘波冷:描绘秋天的环境,香气消散,水波冷清,暗示了秋意的到来。
- 又是乍寒天气:强调初秋的寒意,让人感受到季节变换的突如其来。
- 疏雨朦胧,故弄一庭秋意:细雨模糊,营造出一幅秋天的图景,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吹数片林叶轻黄,添几寸苔痕深翠:通过林叶与苔藓的色彩变化,展现时间的流逝。
- 算时光已届重阳,东篱应访菊开未: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思考与对自然生命的关注。
- 西窗帘幕静掩:窗帘静静地掩着,营造出一种宁静又孤独的氛围。
- 怪底潇潇飒飒,排愁无地:细雨声与内心愁绪交织,表达了无处倾诉的悲伤。
- 暗逗离心,别有凄凉滋味:暗自骚动的离愁,带来了独特的凄凉感受。
- 画桥外烟柳低垂:描绘烟雾缭绕的柳树,增添秋天的愁绪。
- 碧槛畔露蛩声细:细微的蛩声,营造出秋夜的宁静与孤独。
- 更何堪滴向梧桐,夜阑浑不寐:夜深人静,雨滴在梧桐上,无法入眠,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榭香消”比喻了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潇潇飒飒”形容细雨的声音。
- 对仗:如“野塘波冷,芳榭香消”,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凄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 林叶: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变化。
- 重阳:象征着传统节日与对生命的思考。
- 蛩声:传递出凄凉的情感与秋夜的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绮罗香 秋雨》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玉珍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重阳”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农历九月初九的节日
- C. 一种果实
-
“芳榭香消,野塘波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凄凉
- C. 兴奋
答案
- B. 张玉珍
- B. 农历九月初九的节日
- B. 孤独与凄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相比,张玉珍的《绮罗香 秋雨》更偏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注重于对思乡情的直接表达。两首诗都体现了秋天的情感,但表现形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