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郊居》

时间: 2025-01-11 15:42:39

秋日郊扉乐,心闲景趣闲。

风生疏竹里,雨在片云间。

疏港聊通水,关门不碍山。

残书读未尽,飞鸟暮云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郊扉乐,心闲景趣闲。
风生疏竹里,雨在片云间。
疏港聊通水,关门不碍山。
残书读未尽,飞鸟暮云还。

白话文翻译:

在秋日的郊外,开门迎接快乐,心中悠闲,眼前的景色也显得闲适。
风在稀疏的竹林中吹动,细雨飘落在片片云间。
稀疏的港湾聊聊通水,关上门也不妨碍山的景色。
未读完的书籍在手中,飞鸟在傍晚的云朵中归来。

注释:

  • 郊扉:郊外的门,指开门迎接自然景色。
  • 心闲:心情悠闲。
  • 风生:风吹动。
  • 疏竹:稀疏的竹子。
  • 疏港:开阔的港湾。
  • 残书:未读完的书籍。
  • 飞鸟:归来的鸟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惭愧山人,宋代词人,尤以其词著称,作品主题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秋日郊居》写作于秋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内心宁静与惬意,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思想。

诗歌鉴赏:

《秋日郊居》是张孝祥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和闲适的心境。诗的开头“秋日郊扉乐,心闲景趣闲”,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出在安静的郊外生活中,心灵得到了自由与放松。

接下来的“风生疏竹里,雨在片云间”描绘了秋日的风和雨,生动且富有诗意,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和谐美。这里的“疏竹”和“片云”,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疏港聊通水,关门不碍山”则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虽然关上了门,但山水依旧存在,象征着人心的境界与外物的关系。最后两句“残书读未尽,飞鸟暮云还”则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未读完的书籍暗示着人生的无尽探索,飞鸟归来则象征着归宿与安宁。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日郊扉乐:秋天的郊外,打开门就感到快乐。
  2. 心闲景趣闲:内心悠闲,眼前的景色也显得闲适。
  3. 风生疏竹里:微风在稀疏的竹林中吹动。
  4. 雨在片云间:细雨在片片云朵之间飘落。
  5. 疏港聊通水:稀疏的港湾水面开阔。
  6. 关门不碍山:关闭门扉并不妨碍山的美景。
  7. 残书读未尽:尚未读完的书籍。
  8. 飞鸟暮云还:飞鸟在傍晚的云朵中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残书”与人生的探索相联系。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如“飞鸟”归来。
  • 对仗:如“心闲景趣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日:象征收获与成熟的季节。
  • 郊外:代表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 :象征坚韧与清雅。
  • 飞鸟:象征自由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感到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 A. 读书
    • B. 生活在自然中
    • C. 朋友相聚
    • D. 旅行
  3. “残书读未尽”中的“残书”指的是什么?

    • A. 未完成的书籍
    • B. 旧书
    • C. 书籍的封面
    • D. 一本读完的书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张孝祥的《秋日郊居》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与感悟,两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