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

时间: 2025-01-22 22:25:18

系船著西日,曳杖过东坡。

暗井蛙成部,荒祠鸟作窠。

老仙骑鹤去,稚子饭牛歌。

兴废何须问,斯文自不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系船著西日,曳杖过东坡。
暗井蛙成部,荒祠鸟作窠。
老仙骑鹤去,稚子饭牛歌。
兴废何须问,斯文自不磨。

白话文翻译:

系好船只在西边的日头下,拄着拐杖走过东坡。
幽暗的井中青蛙成群,荒废的祠庙里鸟儿筑巢。
老仙人骑着仙鹤离去,稚嫩的孩子唱着喂牛的歌。
兴衰更何必去追问,文化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系船:把船系住,停靠。
  • 著西日:在西边的阳光下,意指日落时分。
  • 曳杖:拖着拐杖,表示行走的姿态。
  • 暗井:指幽深的井,象征幽暗的环境。
  • 成部:成群,聚集。
  • 荒祠:荒废的祠堂,意指被遗忘的文化遗址。
  • 鸟作窠:鸟儿在此筑巢,象征自然的回归。
  • 老仙:指年长的仙人,传说中修道成仙的人。
  • 稚子:年幼的孩子。
  • 斯文:文化、文雅的风度,指人类智慧的结晶。

典故解析:

  • 老仙骑鹤:指道教文化中修道成仙的形象,常见于古代文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 荒祠:可能指代历史上被遗忘的文化遗址,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兴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固,号东坡,宋代著名词人、诗人,生活于北宋末年。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张孝祥对人生与文化的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兴亡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对文化传承的坚守。

诗歌鉴赏:

《东坡》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观察。首句“系船著西日”,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日暮时分的安详。接着“曳杖过东坡”,则引导读者随着诗人的步伐,走向那片充满历史遗迹的东坡,暗示着对于古老文化的追寻与探索。

“暗井蛙成部,荒祠鸟作窠”,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人类文化的兴衰与自然生命的延续。在这片荒凉之地,尽管人类的痕迹已然消逝,生物依旧繁衍生息,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生机和文化的脆弱。紧接着“老仙骑鹤去,稚子饭牛歌”,老仙人和孩子的意象交织,前者象征着对超脱的追求,后者则是平凡生活的写照,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态度。

最后一句“兴废何须问,斯文自不磨”,透出了一种超然的智慧。兴衰历史虽难以掌控,但文化的精神却是永恒的,表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系船著西日:描绘夕阳西下的宁静场景,传达一种归属感。
  2. 曳杖过东坡:暗示诗人行走在历史的痕迹中,探索文化的渊源。
  3. 暗井蛙成部:通过青蛙的鸣叫,象征自然的生生不息,与荒废的文化形成对比。
  4. 荒祠鸟作窠:鸟儿在荒废的祠堂筑巢,暗示人类文明的遗忘与自然的回归。
  5. 老仙骑鹤去:老仙人象征着超脱与追求长生的理想。
  6. 稚子饭牛歌:孩子的歌声代表着生活的真实与简单。
  7. 兴废何须问,斯文自不磨:文化的力量超越了历史的兴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系船”与“曳杖”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老仙骑鹤象征着追求和超脱,表达哲学思考。
  • 象征:暗井、荒祠等意象象征着历史文化的遗失与自然的永恒。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自然生命的永恒,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有限。
  • 东坡:代表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暗井:隐喻深邃的思考与内心的宁静。
  • 荒祠:象征被遗忘的历史与人文。
  • 老仙: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稚子:生命的延续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坡》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孝祥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老仙”象征的是? A) 普通人
    B) 追求长生的理想
    C) 大自然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兴亡变迁
    B) 生活琐事
    C) 自然景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探讨人生的无常与文化的厚重。
  • 李白《将进酒》:体现对人生的豪放态度。

诗词对比:

  • 张孝祥与苏轼:两位诗人都反映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但张孝祥更偏重于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苏轼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