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压云亭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登临多好处,第一压云亭。
水作高低白,山分远近青。
人家半烟树,客柁满春汀。
剩欲留连晚,归时更摘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压云亭”登高远眺的美好景象。登上这个亭子,能领略到诸多好处,尤其是它的独特位置。水面波光粼粼,远近的山峦在眼前呈现出青翠的层次。村庄的烟火缭绕在树影中,春天的小船在汀洲上停泊。此时不禁想要留连于此,待到归去时更是想要摘下那夜空中的星星。
注释:
- 压云亭: 一处风景优美的亭子,位于高处,能俯瞰周围景色。
- 登临: 登上高处,远眺。
- 水作高低白: 水面在阳光下波光闪烁,形成高低不平的白色光影。
- 人家半烟树: 形容村庄的烟火缭绕在树影之中,生动形象。
- 客柁: 指停泊在岸边的船只。
- 春汀: 春天的沙洲,意指水边的美丽景色。
- 摘星: 形容夜晚想要摘取星星的浪漫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文,号潜溪,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他的诗词在当时颇具影响力,风格清丽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张孝祥游览“压云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此时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美好,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压云亭》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高处景色的热爱。开篇便以“登临多好处”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压云亭”位置的赞美,给人一种期待感。接着,诗人通过“水作高低白,山分远近青”描绘了水面与山峦的美丽景象,展现出层次感和立体感,生动形象。村庄的烟火缭绕在树影中,增添了生活气息,使整个场景更为生动。最后,诗人以“剩欲留连晚,归时更摘星”结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给人以思考与回味。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登临多好处: 开篇强调登高的好处,暗示从高处观赏的愉悦。
- 第一压云亭: 指出“压云亭”是最佳的观景之地,且“压云”二字形象地描述其高耸。
- 水作高低白: 描述水面光影的变化,运用生动的比喻。
- 山分远近青: 山色的层次感,表现出远近不同的青色,具有空间感。
- 人家半烟树: 画面中有烟火缭绕的村庄,增添了人文气息。
- 客柁满春汀: 船只停泊在春天的沙洲上,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剩欲留连晚: 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归时更摘星: 以摘星比喻理想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水作高低白”,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与协调,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赋予其情感和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理想追求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 象征自由与理想。
- 水: 代表生命与变化。
- 山: 象征稳重与永恒。
- 烟树: 体现了生活的气息与温暖。
- 春汀: 代表生机与希望。
- 星: 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压云亭”指的是诗人所处的什么地方? A. 高山
B. 河边
C. 平原
D. 海边 -
“剩欲留连晚”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A. 想要回家
B. 想要留在美好的景色中
C. 对夜晚的恐惧
D. 对白天的怀念 -
诗中的“水作高低白”描述的是哪种景象? A. 河流
B. 水面波光
C. 湖泊
D. 冰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将《压云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虽然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张孝祥的诗情更为清新、灵动,而王维的诗则更显宁静与深邃。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