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时间: 2025-01-27 05:03:07

虎丘山下伤心路。

直不放,游人去。

鬓影歌声香不度。

卖花篱畔,斗茶阑角,记得停舟处。

乱红飞过真娘墓。

休觅断碑肠断句。

愁校兴亡争几许。

一龛灯影,半天铃语,几阵吴宫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作者: 严绳孙 〔清代〕

虎丘山下伤心路。
直不放,游人去。
鬓影歌声香不度。
卖花篱畔,斗茶阑角,
记得停舟处。
乱红飞过真娘墓。
休觅断碑肠断句。
愁校兴亡争几许。
一龛灯影,半天铃语,
几阵吴宫雨。

白话文翻译:

在虎丘山下的伤心小路上,
游人离去时我却不忍放手。
鬓影和歌声的香气无法传递。
在卖花的篱笆旁,在斗茶的栏杆角落,
我记得停舟的地方。
纷飞的花瓣飘过真娘的墓。
不要去寻找那断碑和断句的愁苦。
为兴亡而愁苦到底有多少呢?
一盏灯影下,半天的铃声,
几阵吴宫的细雨。

注释:

  • 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鬓影:指发鬓的影子,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
  • 真娘墓:传说中的悲剧人物,可能指的是某位有名的女子。
  • 吴宫:指的是古代吴国的宫殿,象征着繁华与兴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绳孙,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工诗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表现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严绳孙对历史和人生的反思之际,表现了他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反映出清代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诗歌鉴赏:

《青玉案》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的情感纠葛。诗中以“虎丘山下”的伤心路作为背景,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游人离去的情景,不仅是物理上的离开,更是情感的疏离与失落。诗人在“卖花篱畔”和“斗茶阑角”的描写中,展现了生活的细节与日常的宁静,然而这种宁静却被飞舞的“乱红”打破,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悲伤。

“真娘墓”的提及,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真娘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与失去的悲剧,诗人对其的回忆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历史的沉思。最后,诗人将视角转向兴亡的争执,表现出对历史轮回的无奈与愁苦,反映出人的渺小与历史的浩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虎丘山下伤心路。”:设置了一个伤感的场景,暗示着珍贵记忆和情感的重负。
  2. “直不放,游人去。”:游人离去,而诗人仍然留恋,表现出对过去的执着。
  3. “鬓影歌声香不度。”:美好的回忆无法再现,情感的隔阂与无奈。
  4. “卖花篱畔,斗茶阑角,记得停舟处。”:描绘了细腻的生活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回忆中的美好。
  5. “乱红飞过真娘墓。”:红色花瓣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悲伤,真娘的墓隐含历史的回忆。
  6. “休觅断碑肠断句。”:对过去的追寻无果,表达对历史的无奈。
  7. “愁校兴亡争几许。”: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反映出诗人的忧虑。
  8. “一龛灯影,半天铃语,几阵吴宫雨。”:意象交织,充满诗意,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鬓影歌声”比作美好的记忆,传达出诗人对往事的依恋。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卖花篱畔,斗茶阑角”,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望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流露,传达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丘:象征失去的美好与历史的厚重。
  • 真娘墓:代表着爱情的悲剧与历史的无情。
  • 灯影与铃语: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虎丘山下伤心路”中“伤心路”指代什么?

    • A. 旅游的路径
    • B. 充满回忆的道路
    • C. 荒凉的地方
    • D. 通往山顶的路
  2. 谁是“真娘”?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诗人的情人
    • C. 传说中的女子
    • D. 诗人笔下的角色
  3. 诗中提到“愁校兴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历史的无所谓
    • B. 对兴亡历史的感慨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个人情感的迷惘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充满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人事的感慨。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与《钗头凤·世情薄》:两者都表现出对爱情与历史的思考,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后者则在情感中融入了更深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