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时间: 2025-01-27 03:49: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作者:董琬贞 〔清代〕
梅花不作瑶琴主。更绝塞霜笳苦。画里韶光如梦度。朱阑池淀,绿窗花雨。旧是藏春处。如今并命天应妒。无限香消碧烟缕。只恐人梅同老暮。芦帘纸阁,思量归去。试听冰弦语。
白话文翻译
梅花不再是瑶琴的主角,愁苦的笳声更显凄凉。画中的美好时光似梦幻般逝去。朱色的栏杆旁,池水泛起涟漪,绿窗外飘洒着花雨。往日是藏春的地方,如今却仿佛是命运的嫉妒。无限的香气在青烟缕缕中消散,唯恐人也会与梅花一同老去。芦帘轻垂的纸阁中,思忖着归去的念头,静静地想听那冰冷的弦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瑶琴:一种古琴,代表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操。
- 绝塞:形容环境的孤寂和凄凉。
- 霜笳:寒冷的笳声,笳是一种乐器,声调哀怨。
- 朱阑:红色栏杆,常用来描绘园林景致。
- 池淀:池水的涟漪。
- 绿窗花雨:形容窗外花瓣纷飞的景象。
- 碧烟缕:指青烟缭绕,象征着香气的消散。
- 芦帘纸阁:形容小亭子,搭建在芦苇旁。
- 冰弦:指冷清的琴声。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梅花,常常象征着高洁、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时的惆怅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琬贞,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她的诗歌风格多为细腻、婉约,富于情感,常以景抒情,表现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通常面对着政治动荡、生活困苦,而诗人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青玉案》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以梅花为引子,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人首先用“梅花不作瑶琴主”开头,暗示了梅花的孤独与无奈,似乎在叹息自己曾经的荣耀与现今的沉寂。接着,以“更绝塞霜笳苦”描绘了愁苦的笳声,也隐含着诗人心中苦闷的情绪。
画中的美好时光如梦般流逝,“朱阑池淀,绿窗花雨”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春景,但这一切都难掩内心的惆怅与失落。诗中的“如今并命天应妒”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
“无限香消碧烟缕”,香气随着青烟消散,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逐渐远去,诗人唯恐自己也会随着梅花一起老去。最后以“试听冰弦语”结束,留给读者无尽的思索与感慨,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花不作瑶琴主:梅花不再是高雅的象征,暗示失落的地位。
- 更绝塞霜笳苦:笳声寒冷而悲苦,加深孤独感。
- 画里韶光如梦度:美好的时光如梦般逝去,感叹时间的流逝。
- 朱阑池淀,绿窗花雨:描绘出春景的美丽,反衬内心的惆怅。
- 旧是藏春处:原本是藏春美好的地方。
- 如今并命天应妒:感慨命运的无情,仿佛天也在妒忌。
- 无限香消碧烟缕:香气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只恐人梅同老暮:担心自己与梅花一同衰老。
- 芦帘纸阁,思量归去:在静谧的小阁中思考归去的念头。
- 试听冰弦语:期待听到琴声,表现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梅花不作瑶琴主”)、对仗(“朱阑池淀,绿窗花雨”)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瑶琴:象征文人雅士的追求。
- 冰弦:象征孤独、清冷的心境。
- 绿窗花雨:象征美好但短暂的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玉案》哪个意象象征着孤独?
A. 梅花
B. 朱阑
C. 花雨
D. 冰弦 -
诗中提到的“绝塞霜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忧伤
D. 愤怒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描绘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董琬贞的《青玉案》同样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具体的场景描写,而董琬贞则更显得抽象与哲理。两首词都反映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梅花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