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上冢》

时间: 2025-01-10 18:29:30

迳直夫何细!

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上冢
作者: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到来的景象。诗人感叹小路是多么窄小,桥面又是多么危险,是否可以不需要扶持就能通过。远处的山脉在枫树的映衬下显得模糊而淡远,破旧的房屋旁边孤零零地长着麦草。经过冬天,宿草在春风中重新苏醒,而去年的新阡(田埂)却已经不再。梨花在寒食节时自开,然而对于即将到来的节日,内心却只感到愁苦和遗憾。

注释

  • 迳直:指小路,形容其狭窄。
  • 夫何细:何以如此细小,表示感叹。
  • 桥危:形容桥的危险。
  • 枫外淡:指远处的枫树显得模糊。
  • 宿草:指冬天枯黄的草。
  • 梨花自寒食:寒食节时梨花自然开放。
  • 进节只愁余:面对节日的到来,心中感到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关注民生,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于寒食节,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寒食节是祭祖和缅怀先人的日子,诗人通过描写节日的景象,引发对往日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寒食上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寒食节期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诗人以幽微的笔调描摹出一幅宁静而略显凄凉的画面,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开头两句,诗人以“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表达了对小路和桥的细腻观察,透出一种无力感,仿佛在暗示人生的艰辛与脆弱。

接着,作者描绘了远山和破屋,使用“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荒凉。在春风的吹拂下,宿草复苏,但去年的田埂却已不复存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将节日的喜庆与个人的愁苦对比,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和思索。

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岁月和节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诗风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迳直夫何细:感叹小路的狭窄,表明行走的艰难。
  • 桥危可免扶:桥面危险,是否能不需要扶持就能过去。
  • 远山枫外淡:描绘远山的朦胧,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破屋麦边孤:破旧房屋旁边孤零零的麦田,暗示了生活的贫困和孤单。
  • 宿草春风又:宿草复苏,寓意春天的来临。
  • 新阡去岁无:去年的田地已不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梨花自寒食:梨花自然而然在寒食节时开放,展现自然的规律。
  • 进节只愁余:面对节日的到来,内心却充满愁苦,反映了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流逝比作寒食节的到来,强调生命的无常。
  • 拟人:宿草在春风中“又”醒,赋予草木以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表达悼念和缅怀的节日。
  • :象征人生的道路与选择的艰难。
  • 梨花:代表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 远山:象征着遥远的过去和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迳直夫何细”意指什么? a) 小路狭窄
    b) 桥面宽阔
    c) 山路陡峭

  2. “梨花自寒食”中的“梨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美好
    b) 困难和挑战
    c) 时光的流逝

  3. 诗人通过哪种景象表达对生命的感慨? a) 破屋孤麦
    b) 繁花似锦
    c) 湖水清澈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清明》 杜牧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寒食上冢》和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杨万里以寒食节为背景,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孤独,而杜甫则着重于战乱与国家动荡所带来的痛苦。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但都展现了深邃的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杨万里的《寒食上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