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左丞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2:22: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王左丞二首 其二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共说淮南王左相,
开门下士日忘餐。
入幕许谁延铁笛,
备员寻客奉铜盘。
长绦掣去饥鹰饱,
故道归来老马寒。
若问东维上书者,
五湖今把钓鱼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主要赞美淮南王(王左丞)对士人的礼遇和对待有才之人的态度。传说淮南王开门迎接士人,常常忘记吃饭。进入他的幕府,谁会邀请人来吹奏铁笛?准备好铜盘来招待客人。长长的丝带如同把饥饿的鹰捕获到饱满的状态,回到故乡的老马却显得寒冷。如果有人问东维(古代的一个地方)上书的人,五湖之畔如今正拿着钓鱼竿垂钓。
注释:
- 淮南王: 指的是汉代淮南王刘安,以其宽厚待士而闻名。
- 左相: 指左丞相,古代官职,通常负责辅佐君主。
- 铁笛: 一种乐器,古人用以招待贵客。
- 铜盘: 招待宾客时用来盛食物的器皿。
- 长绦: 一种长丝带,这里比喻用来捕捉饥饿的鹰。
- 老马寒: 形容年老的马回到故乡后感到寒冷,暗示人生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仲弓,号白云山人,生于元代末期。他以作品中的清新脱俗、写景抒情而著称,尤其擅长咏怀诗,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起的时期。诗人以淮南王为典型,展示了对贤士的尊重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意在呼唤当时统治者对士人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淮南王的宽厚与礼贤下士,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开门迎客、忘记餐食,展现了王左丞对人才的重视与接纳,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诗中提到的“铁笛”与“铜盘”,不仅是对宴请场景的描绘,更是对士人尊重与关爱的象征。
接着,诗人以“长绦”和“老马”两组意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困惑。长绦捕鹰暗喻了对人才的追求,而“老马寒”则反映了人到中年的无奈与落寞,生动而又感人。
最后,诗的结尾提到“钓鱼竿”,象征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向人们传达: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或许更加难能可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贤士的敬仰,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说淮南王左相:众人都在称赞淮南王。
- 开门下士日忘餐:他常常在门前迎接士人,甚至忘记了吃饭。
- 入幕许谁延铁笛:谁能在他的帐幕中,邀请人来演奏乐器?
- 备员寻客奉铜盘:准备好铜盘来招待前来的客人。
- 长绦掣去饥鹰饱:用长丝带捕捉饥饿的鹰,象征着对人才的追求。
- 故道归来老马寒:回到故乡的老马感到寒冷,暗示无奈与落魄。
- 若问东维上书者:若问那些在东维上书的人。
- 五湖今把钓鱼竿:现在他们在五湖之畔垂钓,带着钓鱼竿。
修辞手法:
- 比喻:长绦比作捕鹰,象征对人才的渴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铁笛”、“铜盘”、“钓鱼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贤士的尊重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淮南王: 代表贤者与理想的领导者。
- 铁笛: 代表音乐与文化的交流。
- 铜盘: 代表对友人的款待与尊重。
- 长绦: 象征对人才的追求。
- 老马: 象征人生的无奈与岁月的流逝。
- 钓鱼竿: 象征闲适与自然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淮南王在诗中被称为哪个官职?
- A. 右相
- B. 左相
- C. 中相
-
诗中提到的“铁笛”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文化交流
- C. 战争
-
“老马寒”指的是?
- A. 年老体弱
- B. 满载而归
- C. 旅途愉快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李白》:同样表达对才子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描绘友人相送的情景,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杜甫《春望》: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思考,折射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关怀。
参考资料:
- 《元曲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维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