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妇词》

时间: 2025-01-11 01:17:17

蟋蟀入秋堂,青缸夜未央。

李吾今夜恶,东壁灭馀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绩妇词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蟋蟀入秋堂,青缸夜未央。
李吾今夜恶,东壁灭馀光。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夜的厅堂里,蟋蟀的鸣叫声响起,青色的缸子里,夜色依旧未尽。今晚我心情不佳,东墙的余光已经熄灭。


注释:

字词注释:

  •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秋天鸣叫,象征着秋天的来临。
  • 秋堂:秋天的厅堂,指的是在秋季的环境中。
  • 青缸:青色的缸子,可能指盛水或用作装饰的器具。
  • 未央:未结束,形容时间尚早。
  • 李吾:此处可能指代自己或特定的身份。
  • 东壁:东墙,墙的方向。
  • 灭馀光:熄灭剩余的光亮。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蟋蟀的鸣叫常常被用作秋天的象征,体现了季节的变迁和人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明,号双溪,福建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绩妇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时期。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歌鉴赏:

《绩妇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秋夜的静谧与内心的孤寂。开篇的“蟋蟀入秋堂”,瞬间把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秋夜场景,蟋蟀的鸣叫声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绪的涌动。接下来的“青缸夜未央”,则通过“青缸”的意象,暗示了夜晚的深邃和未尽的时间,给人一种无尽思考的空间。

最后两句“李吾今夜恶,东壁灭馀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诗人在这个秋夜心情不佳,东墙的余光也象征着心中光亮的消失,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呈现了人在季节变换中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蟋蟀入秋堂:描绘了秋天的场景,蟋蟀的鸣叫声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2. 青缸夜未央:青缸里盛放着夜色,暗示夜晚仍在继续,时间的流动令人沉思。
  3. 李吾今夜恶:诗人表达了自己此刻的坏心情,可能因环境或内心的原因受到影响。
  4. 东壁灭馀光:东墙的光亮已经熄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去,内心的阴霾开始弥漫。

修辞手法:

  • 拟人:蟋蟀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给自然赋予了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青缸”、“东壁”等意象,构建出秋夜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意象与内心的孤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蟋蟀:象征秋天,代表孤独与思乡。
  • 青缸:暗示夜晚的深邃与无尽的思考。
  • 东壁:象征着生活中的光明与希望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虫是什么? a) 蟋蟀
    b) 蝉
    c) 蜜蜂

  2. “青缸夜未央”中的“未央”是什么意思? a) 已结束
    b) 尚未结束
    c) 已开始

  3. 诗人此夜的心情如何? a) 喜悦
    b) 恶劣
    c) 中立

答案:

  1. a) 蟋蟀
  2. b) 尚未结束
  3. b) 恶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描写秋夜情感,体现相似的孤独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以夜晚为背景,抒发思乡情。

诗词对比:

  • 比较杨维桢的《绩妇词》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感受,而后者则强调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词选》
  2. 《杨维桢诗文集》
  3.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