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女儿花娟娟,
五花绣出葵花圆,
蹋花上下双文鸳。
双文鸳,玉连琐髻斜斜,
马初堕。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姑娘如花般娇美,
五彩缤纷的绣花仿佛是葵花盛开,
在花间踏步的双文鸳鸟在飞舞。
双文鸳,玉饰的发髻斜斜地挂着,
马儿刚刚跌倒在地。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风景秀丽和人文荟萃著称。
- 花娟娟:形容女子如花般娇美。
- 五花绣:指多种颜色的绣花,象征美丽与精致。
- 葵花圆:比喻花朵的圆润和丰盈。
- 蹋花:踩踏花朵,形容轻盈的舞步。
- 双文鸳:指一对美丽的鸳鸯,象征爱情。
- 玉连琐髻:形容女子的发髻,饰有玉器,显得华丽。
- 马初堕:马刚刚跌倒,可能暗示不稳或意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出色的词才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蹋蹴篇》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江南女子的美丽,寄托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蹋蹴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开篇便以“江南女儿花娟娟”引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中对女子服饰的描写,尤其是“五花绣出葵花圆”,不仅体现了她们的美丽,也暗示了五彩生活的富饶和多姿。接着,诗人描绘了双文鸳鸟在花间轻盈的舞蹈,仿佛在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最后一句“马初堕”则增添了一丝意外的情绪,或许反映出生活的不确定性与脆弱。
这一诗作不仅仅是对美的歌颂,亦隐含了对生活的哲思。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杨维桢赋予了普通的场景以深刻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不禁思考生命的多样性和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女儿花娟娟:描绘江南女子的美丽,将她比作花,象征柔美。
- 五花绣出葵花圆:用绣花的形象来表现女子的精致和生活的丰富。
- 蹋花上下双文鸳:描绘鸳鸯在花间轻盈舞动,象征爱情的甜美和和谐。
- 双文鸳,玉连琐髻斜斜:细致描写女子的发髻,展现出她的优雅与华贵。
- 马初堕:暗示生活的意外和不确定性,增添诗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花,增强了美感。
- 对仗:上下句的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鸳鸯的舞动赋予了生动的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女子美丽的赞美以及对生活中爱情与美好瞬间的向往,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美丽与富饶。
- 花: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青春。
- 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和谐。
- 马:可能象征着生活的意外与不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南女儿花娟娟”描绘的是哪个地区的女子?
- A. 北方
- B. 西南
- C. 江南
- D. 东北
-
“双文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爱情
- C. 家庭
- D. 自由
-
诗中提到的“马初堕”暗示了什么?
- A. 确定性
- B. 生活的意外
- C. 幸福
- D. 和谐
答案:
- C. 江南
- B. 爱情
- B. 生活的意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by 杜甫
- 《相思》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蹋蹴篇》均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前者通过春雨的润泽展示生机,后者通过女子的优雅表现生活的美。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维桢与元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