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德书至答之以诗》

时间: 2025-01-11 08:41:53

有人晋中来,云子徙自蜀。

是人知蜀事,咨嗟子劳鹿。

二年令犍为,强半在山谷。

勤师征儸方,劳民事刍粟。

以身为翼蔽,岂得顾皮肉。

事定赤子还,方对长官哭。

忽传功赏及,相与欢不足。

从今贤父母,使我儿女育。

岂意天书下,更调之阳曲。

百姓徒扳辕,安能缓其毂。

驱驱万里途,不得避暑溽。

兹为都会邑,车马日驰逐。

鸡鸣出迎谒,日入对案牍。

忙忙何为者,自笑问所欲。

我闻愧閒适,叹子贤茕独。

天意在轲书,动忍仁可熟。

遇错必利器,历块徵骐絷。

怀此颇久如,何由道衷腹。

昨日寄书至,开缄不可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侯长德书至答之以诗》
作者:杨起元〔明代〕

有人晋中来,云子徙自蜀。
是人知蜀事,咨嗟子劳鹿。
二年令犍为,强半在山谷。
勤师征儸方,劳民事刍粟。
以身为翼蔽,岂得顾皮肉。
事定赤子还,方对长官哭。
忽传功赏及,相与欢不足。
从今贤父母,使我儿女育。
岂意天书下,更调之阳曲。
百姓徒扳辕,安能缓其毂。
驱驱万里途,不得避暑溽。
兹为都会邑,车马日驰逐。
鸡鸣出迎谒,日入对案牍。
忙忙何为者,自笑问所欲。
我闻愧閒适,叹子贤茕独。
天意在轲书,动忍仁可熟。
遇错必利器,历块徵骐絷。
怀此颇久如,何由道衷腹。
昨日寄书至,开缄不可读。

白话文翻译

有人从晋中而来,传言你已迁居到蜀地。
那人对蜀地的事情很了解,感叹你辛劳如鹿。
两年来你在犍为(指四川)任职,
大部分时间都在山谷中。
辛苦地征兵打仗,劳民伤财。
为了国家奉献自己,岂能顾及自己的皮肉?
事情平定后,孩子们终于回来了,才对着长官痛哭。
突然传来功赏的消息,大家的欢喜却不够。
从今往后要让贤良的父母,培养我的儿女。
岂料天书下达,调动我去阳曲(地名)。
百姓们白白地扳动车辕,怎么能缓解他们的困境?
驱赶着马车走了万里路,无法避开夏季的炎热。
如今到了都会,车马日夜奔驰。
鸡鸣时出迎客,日落后又对着案牍忙碌。
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自己笑着问想要什么。
我听说闲适的日子令人惭愧,叹息你贤明而孤独。
天意在书信中,动辄忍受人情的熟悉。
遭遇错误必须用利器,经历艰难踏过泥淖。
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已久,如何能表白心中的苦楚?
昨日寄来的书信到了,打开信件却无法阅读。

注释

  • 晋中:山西省的一个地方,指代山西地区。
  • 蜀:指四川省,古称蜀地。
  • 犍为:古代一个地名,今属四川。
  • 皮肉:指自己的身体。
  • 赤子:指无辜的孩子。
  • 阳曲:古代地名,今山西省阳曲县。
  • 案牍:指公文、文书。
  • 闲适:指悠闲适意的生活。
  • 轲书:指书信,含有“书信”的意思。
  • 徵骐絷:比喻经历艰难险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起元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又有细腻,擅长描绘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起元收到朋友侯长德的书信之后,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官场的辛劳和对家庭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开篇引入朋友的来信,提到迁居蜀地的消息,显示出对朋友生活的关注。诗中多次提及辛劳和责任,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尤其是在“勤师征儸方,劳民事刍粟”一句中,强调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官职上的忙碌,以及对家庭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感。在“岂意天书下,更调之阳曲”中,诗人透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似乎被迫追随权力的安排而无法自主选择。结尾部分“昨日寄书至,开缄不可读”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的理解,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人晋中来,云子徙自蜀。
    有人从晋中(山西)来,传说你已经迁居到蜀地(四川)。

  2. 是人知蜀事,咨嗟子劳鹿。
    那个人对蜀地的事情非常了解,感叹你辛苦如鹿。

  3. 二年令犍为,强半在山谷。
    你在犍为任职已有两年,很多时间都待在山谷中。

  4. 勤师征儸方,劳民事刍粟。
    辛勤地征兵打仗,劳民伤财,处理粮食问题。

  5. 以身为翼蔽,岂得顾皮肉。
    以身为国家的保护,怎能顾及个人的安危?

  6. 事定赤子还,方对长官哭。
    事情平定后,孩子们终于回来了,才向长官哭诉。

  7. 忽传功赏及,相与欢不足。
    突然传来功赏的消息,大家的欢喜却不够。

  8. 从今贤父母,使我儿女育。
    从今往后要让贤良的父母培养我的儿女。

  9. 岂意天书下,更调之阳曲。
    岂料天书下达,调动我去阳曲(地名)。

  10. 百姓徒扳辕,安能缓其毂。
    百姓们白白地扳动车辕,怎么能缓解他们的困境?

  11. 驱驱万里途,不得避暑溽。
    驱赶着马车走了万里路,无法避开夏季的炎热。

  12. 兹为都会邑,车马日驰逐。
    如今到了都会,车马日夜奔驰。

  13. 鸡鸣出迎谒,日入对案牍。
    鸡鸣时出迎客,日落后又对着案牍忙碌。

  14. 忙忙何为者,自笑问所欲。
    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自己笑着问想要什么。

  15. 我闻愧閒适,叹子贤茕独。
    我听说闲适的日子令人惭愧,叹息你贤明而孤独。

  16. 天意在轲书,动忍仁可熟。
    天意在书信中,动辄忍受人情的熟悉。

  17. 遇错必利器,历块徵骐絷。
    遭遇错误必须用利器,经历艰难踏过泥淖。

  18. 怀此颇久如,何由道衷腹。
    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已久,如何能表白心中的苦楚?

  19. 昨日寄书至,开缄不可读。
    昨日寄来的书信到了,打开信件却无法阅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鸡鸣出迎谒,日入对案牍”展现了诗人的语言艺术。
  • 比喻:如“以身为翼蔽”,将个人的奉献比作翅膀,突出责任感。
  • 拟人:在“百姓徒扳辕”中,赋予百姓以主动性,体现民生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忙碌和对家人的牵挂,深入探讨了官场的责任与人民的苦难,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远离故土的生活,又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
  • 赤子:象征着无辜和纯真的孩子,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 阳曲:作为调动的地点,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事的变迁。
  • 车马:象征着繁忙的生活与物质追求,体现出人们的急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起元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阳曲”是指什么?

    • A. 一个地名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气候
    • D. 一种植物
  3. 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 A. 对朋友的身体健康
    • B. 对朋友的工作与家庭
    • C. 对朋友的财富
    • D. 对朋友的旅行

答案

  1. B. 杨起元
  2. A. 一个地名
  3. B. 对朋友的工作与家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可以将《侯长德书至答之以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杨起元更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古典文学与现代生活》

相关诗句

有人晋中来,云子徙自蜀。下一句是什么

是人知蜀事,咨嗟子劳鹿。上一句是什么

是人知蜀事,咨嗟子劳鹿。下一句是什么

二年令犍为,强半在山谷。上一句是什么

二年令犍为,强半在山谷。下一句是什么

勤师征儸方,劳民事刍粟。上一句是什么

勤师征儸方,劳民事刍粟。下一句是什么

以身为翼蔽,岂得顾皮肉。上一句是什么

以身为翼蔽,岂得顾皮肉。下一句是什么

事定赤子还,方对长官哭。上一句是什么

事定赤子还,方对长官哭。下一句是什么

忽传功赏及,相与欢不足。上一句是什么

忽传功赏及,相与欢不足。下一句是什么

从今贤父母,使我儿女育。上一句是什么

从今贤父母,使我儿女育。下一句是什么

岂意天书下,更调之阳曲。上一句是什么

岂意天书下,更调之阳曲。下一句是什么

百姓徒扳辕,安能缓其毂。上一句是什么

有人晋中来,下一句是什么

云子徙自蜀。上一句是什么

云子徙自蜀。下一句是什么

是人知蜀事,上一句是什么

是人知蜀事,下一句是什么

咨嗟子劳鹿。上一句是什么

咨嗟子劳鹿。下一句是什么

二年令犍为,上一句是什么

二年令犍为,下一句是什么

强半在山谷。上一句是什么

强半在山谷。下一句是什么

勤师征儸方,上一句是什么

勤师征儸方,下一句是什么

劳民事刍粟。上一句是什么

劳民事刍粟。下一句是什么

以身为翼蔽,上一句是什么

以身为翼蔽,下一句是什么

岂得顾皮肉。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