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爱江湖细雨声,
短篷欹听买随行。
那堪老去便轻软,
肯羡珊瑚与夜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江湖细雨声的热爱,短小的船篷倾斜着倾听着船上买卖的声音。可叹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变得轻软,难免会羡慕珊瑚和夜明珠那样的珍贵与光辉。
注释:
- 江湖:指水路和湖泊,这里形容诗人向往的生活环境。
- 细雨声:形容雨水细腻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短篷:指短小的船篷,暗示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 轻软:形容身体因年老而变得柔弱。
- 珊瑚与夜明:象征美丽和珍贵的事物,表达了对年轻和美好时光的羡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约1048-1080),字宪之,号觉庵,宋代诗人,生于浙江。张镃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张镃在某个雨天的江湖之行中,感慨人生和岁月流逝而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老年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藤枕诗》展现了诗人对江湖细雨的热爱和对人生老去的感慨。开篇通过“为爱”引出对细雨的描写,细雨声似乎成为了诗人心中一种情感的寄托,带有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短篷欹听”展现出一种船上的闲适生活,仿佛在描绘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老去的无奈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开始显露。“那堪老去便轻软”的句子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惋惜,身体的变化也象征着精神的衰退。最后一句“肯羡珊瑚与夜明”则是对美与光辉的向往,表达了人的一种内心渴望。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之间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爱江湖细雨声:开篇表达了对江湖细雨的热爱,细雨声如同心灵的低语。
- 短篷欹听买随行:描绘了一种简单的生活场景,暗示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亲近自然的情怀。
- 那堪老去便轻软:感叹岁月无情,年华逝去,身体的变化使人感到无奈。
- 肯羡珊瑚与夜明:表达了对年轻美好和珍贵事物的渴望,蕴含着对生命光辉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声”比作心灵的声音,增强了情感的细腻性。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瞬息万变的认知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着自由和自然。
- 细雨:代表着柔和与温情,暗示着生命的细腻与脆弱。
- 珊瑚与夜明:象征美好和永恒的事物,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细雨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宁静
C. 喜悦 -
诗人对“珊瑚与夜明”的羡慕主要是出于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年轻和美好
C. 权力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自然的美丽
C. 生命的无常与感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镃的《藤枕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但张镃更侧重于对细腻生活的描绘,而李白则强调个人自由与豪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镃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