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32:25

气盖两峰蚤食牛,堂堂声誉冠诸刘。

直言不愧上方剑,妙句常轻万户侯。

仙药了无金鼎效,梦魂空绕玉关秋。

当时若假三千骑,岂但区区活泰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气盖两峰蚤食牛,堂堂声誉冠诸刘。
直言不愧上方剑,妙句常轻万户侯。
仙药了无金鼎效,梦魂空绕玉关秋。
当时若假三千骑,岂但区区活泰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杰出人物的气质和声誉,他的气概如同高耸的山峰,超越了其他人。他的直言不讳如同悬在空中的利剑,常常用巧妙的句子超越了众多权贵。即使仙药也无法与他的才华相提并论,梦中的思念却依然在秋天的玉关徘徊。如果当时能有三千骑兵的支持,他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泰州这个小地方。

注释

  • 气盖:气概超越,气势磅礴。
  • 两峰:指高峰,象征杰出的人物。
  • 蚤食牛:比喻早已享受成功。
  • 堂堂声誉:形容声誉显赫。
  • 上方剑:比喻直言不讳的气概。
  • 妙句:巧妙的诗句。
  • 金鼎: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的工具,象征虚无的追求。
  • 玉关:指的是玉门关,象征思念和远方。
  • 三千骑:指大量的骑兵,象征力量和支持。
  • 泰州:地名,诗人认为自己有更大的理想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履,号少卿,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常有深刻的社会批判。

创作背景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写于对刘子履的悼念之际,刘子履是当时一位颇具声望的人物,因其卓越的才华和人品受到众人敬仰。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刘子履的高度赞赏,和对其离世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调,展现了对刘子履的悼念和敬仰。开头两句以“气盖两峰”形象地描绘了刘子履的卓越气质,显示了他在众人中的突出地位。接下来的“直言不愧上方剑”则强调了他敢于直言的勇气,这种勇气在当时的社会中尤为珍贵。诗人用“妙句常轻万户侯”来赞美刘子履的才华,表明他的诗句不仅出色,而且超越了那些有权势的豪门。

后两句则转为对刘子履的怀念和感慨,提到“仙药了无金鼎效”,暗示即使有神仙之药也无法替代刘子履的价值。同时“梦魂空绕玉关秋”则表现出诗人的思念之情,彷佛在追忆与刘子履的过往。最后一句“岂但区区活泰州”则表达了诗人对刘子履的成就有所期待,认为他不仅仅是活在泰州这个地方,而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刘子履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充分体现了诗人在悼念中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气盖两峰蚤食牛:比喻刘子履的气质高人一等,早已享受成功。
  2. 堂堂声誉冠诸刘:指他的声誉在同类中尤为显赫。
  3. 直言不愧上方剑:赞美他言辞犀利,敢于表达真相。
  4. 妙句常轻万户侯:他的诗句常常超越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5. 仙药了无金鼎效:即使是追求长生不老的药物也无法与他的才华相比。
  6. 梦魂空绕玉关秋:诗人在思念刘子履,忧伤而孤独。
  7. 当时若假三千骑:假设当时拥有强大的支持力量。
  8. 岂但区区活泰州:认为他能做的远不止于此,应该有更大的成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刘子履的气质比作高峰,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若假三千骑”夸大了对刘子履成就的期待,突显其潜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刘子履的赞美与怀念,传达了对才华的尊重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气盖:象征人物的风范和影响力。
  • :象征直言不讳的勇气。
  • 仙药:象征追求长生与超越世俗的愿望。
  • 玉关:象征思念与离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镃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仙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不朽的才华
    C. 长生不老的追求

  3. “直言不愧上方剑”中“上方剑”意指? A. 刀枪
    B. 直言无畏
    C. 高贵的身份

答案

  1. B. 张镃
  2. C. 长生不老的追求
  3. B. 直言无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张镃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个体的赞美与怀念,而杜甫则是在社会动荡中对国家的忧虑。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镃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