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旦立春》

时间: 2025-01-27 03:20:37

赞美平时万口同,耸观造化协天功。

圣朝家法皆仁德,宽大应符帝诏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旦立春
作者: 张镃 〔宋代〕

赞美平时万口同,
耸观造化协天功。
圣朝家法皆仁德,
宽大应符帝诏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间法则的赞美,强调了人们的共同感受和自然的伟大力量。诗中提到,圣明的朝代以仁爱和宽厚的德行来治理国家,顺应了天意与帝王的命令。

注释:

  • 岁旦:指新年初始的时刻,即正月初一。
  • 立春:指春季的开始,通常在农历正月。
  • 万口同:形容众人都赞同或同感。
  • 耸观:指高耸的山峦或景象,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感受。
  • 造化:指自然的创造力。
  • 家法:指国家的法度或规章。
  • 仁德:仁爱和德行。
  • 宽大:宽厚、包容。
  • 帝诏:指帝王的命令或旨意。

典故解析:

  • 造化: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自然的力量和宇宙的奥秘。
  • 仁德: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仁爱和道德的治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镃,字豫之,号南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新春之际,表达了对新年和春天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信心。

诗歌鉴赏:

《岁旦立春》是一首以新春为背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谐与社会的理想状态,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赞美平时万口同”,以“万口同”的表述,强调了人们共同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团结与共鸣的氛围。接着“耸观造化协天功”,则将目光投向自然的伟大,强调自然之美与人类社会的协同关系。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国家治理的思考,指出圣朝以仁德治国,宽厚的法制应与天意相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和信心。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社会与法制之间和谐关系的思考,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赞美平时万口同”: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共同赞美和认同。
    2. “耸观造化协天功”:赞美自然的造化与人类的成就相辅相成。
    3. “圣朝家法皆仁德”:提到理想国家的治理方式,强调仁德的重要性。
    4. “宽大应符帝诏中”:说明国家的法度应当宽厚,与天意相符。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有很强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造化”来比喻自然的力量。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和谐的思考,强调仁德治国的理想,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如“造化”,象征着自然的创造和生机。
  • 社会意象:如“仁德”,象征着理想的社会治理和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口同”指的是什么? A. 众人的共同感受
    B. 自然的声音
    C. 国家政策

  2. “造化”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的创造
    C. 社会制度

  3. 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态度是? A. 严厉
    B. 仁德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镃的《岁旦立春》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国家的关心,但张镃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身处动乱中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以上是对《岁旦立春》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