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时间: 2025-01-25 23:36: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作者:王安石
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
家势到今宜有后,士才如此岂无时。
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
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白话文翻译
父兄的学问为众人所知,小弟的文章也自有奇特之处。
家族的富贵到现在应该还有后代,士人的才华如此,岂能没有时机。
我早听说阳羡的溪山美丽,颇合陶渊明的性情。
但愿我们这一门都能出仕,时常驾车经过茆茨。
注释
字词注释
- 父兄:指兄长,强调家族关系。
- 小弟:指自己,谦称。
- 文章:指文学作品,这里暗指自己的文才。
- 家势:家族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 士才:读书人或有才华的人。
- 阳羡:指阳羡地区,因美丽的自然景色而闻名。
- 渊明:即陶渊明,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茆茨:指茅草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典故解析
陶渊明以其田园诗和隐逸的生活方式而著称,王安石提及其性情,暗示自己对渊明的钦佩,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而著称,是“新法”的倡导者。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与家人之间的通信中,表达了对家族的关切以及对个人才华的自信。诗中提到的阳羡山水,反映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家族的关心与自身才华的自信。全诗共四联,开头两联强调了自己与兄长的学识与才华,展示了家族的优秀传统和对未来的期待。王安石以“家势到今宜有后”一句,表达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认为家族的富贵与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接下来的两联转向对自然的赞美,提到阳羡溪山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推崇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使得整首诗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之间取得了和谐的平衡。最后一句“但愿一门皆贵仕”表达了王安石对家族成员能够出仕的期望,体现了他对家族荣誉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在内容上既有深厚的家族情感,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父兄为学众人知:指出自己的兄长学识卓越,在社会上广为人知。
- 小弟文章亦自奇:表示自己在文学方面也有独特之处,虽不如兄长,但也有自信。
- 家势到今宜有后:家族到现在应该有后代传承,暗示对家族未来的期望。
- 士才如此岂无时:士人如此有才华,应该有出头之日,充满希望。
- 久闻阳羡溪山好:提及阳羡的美丽山水,展示对自然的喜爱。
- 颇与渊明性分宜:与陶渊明的性情相合,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但愿一门皆贵仕:希望家族每一个人都能够出仕,追求理想的生活。
- 时将车马过茆茨:希望将来能驾车经过家乡,享受生活的富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族的成就比作车马过茆茨,形象地表达了希望。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如“家势到今宜有后”与“士才如此岂无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家族、自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体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通过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父兄:象征着家族的传统和知识的传承。
- 阳羡:自然的美好,象征着理想生活的追求。
- 车马:象征着富裕的生活和社会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阳羡”指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A. 河流
B. 山水
C. 草原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士才”是指什么?
A. 学者
B. 武将
C. 商人
答案:A -
“但愿一门皆贵仕”表达了什么样的希望?
A. 对家族的传承
B. 对个人的成就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A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