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生白华岩修道》

时间: 2025-01-26 01:05:27

白华岩主是金仙,假作山僧学道禅。

珍重此行吾不及,为传消息结因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
王安石

白华岩主是金仙,
假作山僧学道禅。
珍重此行吾不及,
为传消息结因缘。

白话文翻译:

白华岩的主人是金仙,
装作山中的僧人学习道理和禅宗。
珍惜这次出行我未能同行,
特意传达消息以结这段因缘。

注释:

  1. 白华岩主:指的是白华岩的主人,这里比喻为金仙,象征高人。
  2. 金仙:指道教中地位极高的神仙,具有非凡的修道之能。
  3. 假作:假装,伪装的意思。
  4. 山僧:山中修道的僧人,象征在山中修行的人。
  5. 道禅:道教和禅宗的修行,指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
  6. 珍重此行:珍视这次出行的意义。
  7. 吾不及:我无法和你一起去,感到遗憾。
  8. 传消息结因缘:传递消息以建立情感的联系。

典故解析:

  • 金仙:源于道教文化,金仙是修道成仙的最高境界,代表着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
  • 山僧:常用于描述隐居生活的人,象征追求内心宁静和智慧的修行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文三方面均有成就,尤其在诗歌上常以写景抒怀、表达个人情感为主。他的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与李生(可能是王安石的友人或弟子)道别之际,李生前往白华岩修道,王安石对此行表示遗憾但又祝福其修道之旅,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重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王安石的深厚文学功底。诗中以“白华岩主”开篇,立即引人入胜,设定了一个高人隐居的背景,借此象征着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修行之路。王安石以金仙为喻,说明修道的高尚与艰辛,同时也透过“假作山僧”的描写,表达了对李生的赞美,暗示其修行的决心和追求。

“珍重此行吾不及”一句,流露出王安石对李生的深情厚谊,感到无法同行而感到惋惜,突显了友谊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为传消息结因缘”,既传达了对李生的祝福,也表明了他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羁绊。

整首诗不仅在意境上升华了对修道的追求,更在情感上凸显了友谊的温暖,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华岩主是金仙:开篇点出白华岩的主人的非凡身份,象征修道者的高尚境界。
  2. 假作山僧学道禅:表面上看似普通的山僧,实则追求深奥的道理和禅宗的智慧。
  3. 珍重此行吾不及:表达对李生的行程的珍视,自己无法同行的遗憾。
  4. 为传消息结因缘:希望通过传递消息,维系和李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生比喻为山中的修道者,深化了其追求精神生活的形象。
  • 对仗:整首诗言简意赅,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了对修道者的崇敬和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王安石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华岩:象征着修道的场所,代表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
  • 金仙:象征着理想的修道境界,代表着追求内心平和与超越的目标。
  • 山僧:代表隐士,象征着追求智慧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华岩主”指的是谁?

    • A. 山中的普通僧人
    • B. 道教的金仙
    • C. 王安石本人
    • D. 李生
  2.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李生的什么感情?

    • A. 忽视
    • B. 遗憾与祝福
    • C. 嫉妒
    • D. 不满
  3. “假作山僧”意指什么?

    • A. 伪装
    • B. 隐居
    • C. 旅行
    • D. 学习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 《赠友人》白居易:展现了友谊和别离之情。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这首诗与李白的《赠友人》在主题上都有友谊的体现,但王安石更注重修道与精神追求,而李白则强调人生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