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时间: 2025-01-11 02:50:15

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掾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

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

揽辔羡君桥北路,春风枝上鸟关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王安石

皖城终岁静如山,
府掾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
万峰苍玉刻孱颜。
旧游笔墨苔今老,
浪走尘沙鬓已斑。
揽辔羡君桥北路,
春风枝上鸟关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皖城一年四季的宁静,仿佛一座巍峨的山。作为府掾的你,必定会在清闲的日子中到来。那碧绿的水波缠绕着岸边,万山如同雕刻般青翠而美丽。往日的游玩和书写,如今已经被岁月侵蚀,苔藓覆盖,笔墨也显得苍老。风中,时光如浪,鬓发已然斑白。骑马的时候,我羡慕你驾车行驶在桥北的路上,春风中,树枝上鸟儿的鸣叫声清脆动听。


注释:

  • 皖城: 皖指的是安徽,皖城即指安徽的某个城市。
  • : 指官员的助手,这里指的是负责文书的官员。
  • 碧罗: 碧色的绸缎,形容水的清澈。
  • 苍玉: 比喻山的颜色,形容其青翠。
  • 孱颜: 指衰老的面容。
  • 笔墨苔: 形容书画的工具和材料被岁月侵蚀,显得老旧。
  • 揽辔: 揽住马缰,表示即将骑马出行。
  • 关关: 形容鸟鸣声清脆悦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新法”,在文学上倡导“变革”,其诗词风格多变,注重现实和社会的描写。

创作背景:
诗作是在王安石与曾子翊的交流中产生的,曾子翊是王安石的好友。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皖城的静谧与自然的美。开篇“皖城终岁静如山”,以静态的描写引入,营造出一种安宁的氛围。接着,通过“府掾应从到日闲”,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身边的朋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后四句则通过浓厚的意象,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水与山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皖城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旧游笔墨苔今老”则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往日的乐趣如同旧日的笔墨一样,逐渐被时间覆盖。

最后,诗人以“揽辔羡君桥北路,春风枝上鸟关关”结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悠闲生活的羡慕,也让整首诗在春风与鸟鸣中,显得生机勃勃。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人生的哲理:在静谧中追忆往昔,在春风里期待未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皖城终岁静如山: 描述皖城四季如一,静谧如山,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府掾应从到日闲: 期待友人在闲暇时光中到访,暗示朋友之间的情谊。
  3. 一水碧罗裁缭绕: 水波如绸缎般清澈,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美。
  4. 万峰苍玉刻孱颜: 形容群山的美丽与岁月的痕迹,暗示人到中年面临的老去。
  5. 旧游笔墨苔今老: 追忆往昔的游玩与书画,岁月使旧物显得沧桑。
  6. 浪走尘沙鬓已斑: 时间如浪潮般流逝,鬓发已白,体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7. 揽辔羡君桥北路: 表达对友人悠闲生活的羡慕,展现人际间的温情。
  8. 春风枝上鸟关关: 用春风与鸟鸣的意象结束,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 “静如山”将城市的安宁与高山的静谧相提并论。
  • 对仗: 诗中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使用“水”、“山”、“鸟”等自然元素,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皖城宁静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皖城: 象征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环境。
  • : 代表着流动与生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 象征着稳重与长久,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敬仰。
  • : 代表自由与生机,寓意着美好的生活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皖城终岁静如山”中的“静”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安宁
    • C) 激动
    • D) 不安
  3. 诗中提到的“碧罗”指的是什么?

    • A) 青翠的山
    • B) 清澈的水
    • C) 美丽的鸟
    • D) 繁茂的树

答案:

  1. B) 王安石
  2. B) 安宁
  3. B) 清澈的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维更加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孤独,而王安石则在描述宁静的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