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使君分新火》

时间: 2025-01-11 10:10:55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従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绕空屋,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徐使君分新火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従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绕空屋,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临皋亭中独自坐着,三次看到清明节时的火焰。
沟渠里的枯木大概在嘲笑我,若不是我在这里钻木取火,谁会像我这样呢?
黄州的使君怜悯我久病,分给我五更时分的一朵红火。
之前我破釜沉舟,如今只有清诗在嘲笑我吃饭的艰辛。
我点起蜡烛在空屋里徘徊,想做点吃的却没有任何材料。
为你分作无尽的灯,照亮了十方的黑暗。

注释:

  • 危坐: 独自坐着,形容心情沉重。
  • 清明: 这里指的是清明节,象征新生命的开始。
  • 新火: 比喻新的希望和生活。
  • 黄州使君: 指苏轼在黄州任职的朋友,表现了友谊的温暖。
  • 五更红: 清晨的火光,象征希望。
  • 破釜跃江鱼: 指破釜沉舟,表示决心和毅力。
  • 蜡炬: 蜡烛,象征微弱的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表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在病痛和生活困境中,他仍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徐使君分新火》展示了苏轼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新火”的描绘,象征着希望与再生。作者在临皋亭中独坐,感受到周围自然的变化,心中不免生出对生死与病痛的感慨。枯木的嘲笑暗示世间的冷漠,而他努力钻木取火的过程则象征着人对生命的坚强追求。

同时,诗中展现了友情的温暖,黄州使君的关怀如同一缕春风,驱散了他内心的阴霾。通过五更红的火焰,苏轼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尽管处境艰难,他依旧选择在困境中寻找光明。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孤独的黑暗,另一方面是为公分作的光明,展现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人生态度。诗的结尾更是强调了他为他人照亮的愿望,传达出一种无私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皋亭中一危坐: 描述诗人独坐于亭中,感受到孤独和沉重。
  2. 三见清明改新火: 提及春天的来临,象征新生与希望。
  3. 沟中枯木应笑人: 反映自然界对人类困境的冷漠,枯木像是在嘲笑他。
  4. 钻斫不然谁似我: 通过钻木取火,强调自己不屈的意志。
  5. 黄州使君怜久病: 表示友人对他病痛的关心,带来一丝温暖。
  6. 分我五更红一朵: 五更时分的火焰,象征希望的光芒。
  7. 従来破釜跃江鱼: 提及破釜沉舟的决心,表现出他决不放弃的精神。
  8. 只有清诗嘲饭颗: 生活的艰辛让他感到无奈,只有清诗作伴。
  9. 起携蜡炬绕空屋: 点蜡烛在空屋中徘徊,象征着孤独无依。
  10. 欲事烹煎无一可: 面对生活的困扰,感到无能为力。
  11. 为公分作无尽灯: 表达愿意为他人照亮的愿望,展现无私的情怀。
  12. 照破十方昏暗锁: 最终希望能够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 “新火”比喻希望和生命。
  • 拟人: “沟中枯木应笑人”,赋予枯木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的结构和意象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在于表达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反映了友谊的温暖与人性的光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火: 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蜡炬: 微弱的光明,象征孤独与无奈。
  • 枯木: 生命的终结与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州使君”指的是谁?
    a) 苏轼的朋友
    b) 苏轼的敌人
    c) 不详

  2. “五更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清晨的火光
    c) 一种食物

  3. 诗中用什么象征希望?
    a) 枯木
    b) 新火
    c) 蜡炬

答案:

  1. a) 苏轼的朋友
  2. b) 清晨的火光
  3. b) 新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徐使君分新火》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在困境中对生活的希望,苏轼强调友情的温暖,而杜甫则体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与希望。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