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寺》

时间: 2025-01-11 07:50:53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然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为二十年,纪忆作此{左言右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塔寺
苏轼 〔宋代〕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然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为二十年,纪忆作此左言右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石塔寺的饥饿感和对生活的无奈。他的眼睛因为饥饿而模糊了视线,甚至忘记了早晚的时光。虽然灯光明亮,但他却无法理解钟声并不是用来吃饭的。他感慨山中的和尚与漂母(古代的乞讨者)并无两样,然而他们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一片微笑(莞尔一笑)。他不禁回想起二十年前的往事,为什么今天要写下这样的感慨呢?


注释

  • 饥眼:因饥饿而眼花。
  • :眼花,模糊。
  • 诗肠:指诗人的创作灵感。
  • 早晏:早晚,指时间的流逝。
  • 灯是火:比喻外在的光亮。
  • 钟非饭:钟声响起,但并不能提供食物。
  • 山僧:山中和尚,隐喻世俗生活中的苦。
  • 漂母:乞讨者,代表生活的艰辛。
  •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石塔寺》创作于苏轼晚年时期,时值他被贬至黄州,生活困苦,内心充满感慨与无奈。此时的他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作品中透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和对人生态度的领悟。


诗歌鉴赏

《石塔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以“饥眼眩东西”引入,展现了他因饥饿而产生的迷惘。此处,饥饿不仅是身体的状态,更隐喻了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虽然灯是火,不悟钟非饭”的对比,反映出生活的困境与无奈。在此,灯火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而钟声却是无用的提醒,暗示生活中的空虚与失落。

“山僧异漂母”的句子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无论是生活在山中的和尚,还是漂泊的乞讨者,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艰辛是相似的。最后一句“何为二十年,纪忆作此左言右由”则流露出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表明他对人生历程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与哲理深邃,使其成为了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饥眼眩东西:因饥饿而眼花,无法分辨东西方向,暗示生活的迷茫。
  2. 诗肠忘早晏:创作的灵感因饥饿而消散,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3. 虽然灯是火:虽然外在有光亮,但并不代表生活的实质。
  4. 不悟钟非饭:钟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却无法填饱肚子,反映出生活的无奈。
  5. 山僧异漂母:山中的和尚与漂母的生活状态相似,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共通命运。
  6. 但可供一莞:他们能提供的仅是一丝微笑,表明生活的无奈与简朴。
  7. 何为二十年:回首二十年的生活,充满感慨。
  8. 纪忆作此左言右由:追忆往事,写下这些感慨,似乎是无从表述。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灯与钟”的对比,突出生活的矛盾与无奈。
  • 隐喻:以“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空虚。
  • 排比:通过描述和尚和漂母,展现出人们共同的命运。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人生的苦涩与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领悟。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诗人展现出对人性与命运的理解,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光明,但在诗中却是无用的光源。
  • :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生命,但无奈又无法填饱肚子。
  • 山僧:象征隐逸生活,反映出对世俗的逃避与无奈。
  • 漂母:象征艰难的生存状态,暗示生活中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2. “饥眼眩东西”中“眩”的意思是? A. 明亮
    B. 模糊
    C. 疲惫
    D. 快乐

  3. 诗中的“山僧”与“漂母”代表了什么? A. 贫穷与富有
    B. 隐逸与漂泊
    C. 快乐与忧伤
    D. 年轻与年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同样是苏轼的作品,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描绘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表现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但更加哀伤与沉重。
  • 《静夜思》(李白):展现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与柔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诗文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