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
时间: 2025-01-22 11:17:4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
独有潭上月,倒挂紫翠屏。
我老不看书,默坐养此昏花睛。
时时一开眼,见此云月眼自明。
久知世界如泡影,大小真伪何足评。
笑彼三子欧苏梅,无事自作雪羽争。
事见三人诗集。故将屏砚送两范,
要使珠璧栖窗棂。
大范忽长谣,语出月胁令人惊。
皇甫湜曰穿天心,出月胁。
意外惊人,语非寻常。
小范当继之,说破星心如鸡鸣。
孟郊闻鸡诗云似闻孤月口,
能说落星心。
床头复一月,下有风林横。
急送小范家,护此涵星泓。
愿従少陵博一句,山木尽与洪涛倾。
白话文翻译:
紫潭中升起了玄妙的云彩,遮蔽了潭水中的星星。
唯有那潭面上的明月,悬挂在紫色的翠屏之上。
我年纪大了,不再读书,静坐养护这双浑浊的眼睛。
时不时睁开眼睛,看见这云月,眼睛便会明亮。
早已知道这个世界如同泡影,大小真伪无足轻重。
嘲笑那三位欧阳、苏轼和梅尧臣,无事自作雪羽争鸣。
看到这三位的诗集,所以将这屏砚送给两位范公,
希望能让珍珠和美玉栖息在窗棂上。
大范突然作长诗,语出惊人,令人惊讶。
皇甫湜说这诗穿透了天心,出自月胁,
意外之中令人震撼,言语非常不寻常。
小范当要继承,直言星心如鸡鸣。
孟郊的闻鸡诗,似乎是在听孤月的声音,
能说落星的心。
床头再有一轮明月,下面的风林摇曳。
急送到小范的家,护卫这涵星的清泉。
愿能从少陵的诗中博得一句,山木尽与洪涛倾。
注释:
- 紫潭: 指紫色的潭水。
- 翳: 遮蔽,遮挡。
- 昏花睛: 指眼睛模糊不清。
- 珠璧: 珍珠和美玉,形容美好事物。
- 涵星: 包含星光的意思。
- 少陵: 指王维,因其号为少陵居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词都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苏轼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中提及的“三子”是指当时的著名诗人,展现了他对友谊和诗歌创作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描绘了紫潭的云和月,展现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寓意着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随着诗歌的深入,苏轼反思了人生与世界的本质,认为世间万物如泡影般虚幻,大小真伪都不值得评判,这种洒脱的态度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三子”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欣赏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通过对大范、小范及其他诗人的提及,苏轼不仅传达了对他们的敬意,也流露出对自己艺术追求的自省。结尾部分更是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对诗歌的执着,以及对友谊的珍重,显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潭水与云月,营造了一个幽静的氛围。
- 第二联表达了老年的无奈与静坐思考的状态。
- 第三联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透彻理解。
- 第四联通过对友人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界比作泡影,形象地传达了虚幻的哲理。
- 对仗:如“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形成了一个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整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潭: 象征深邃与宁静。
- 明月: 代表智慧与理想。
- 云: 代表变化与无常。
- 风林: 体现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三子”是指哪三位诗人?
- A. 李白、杜甫、王维
- B. 欧阳修、苏轼、梅尧臣
- C. 陶渊明、王维、李白
- D. 白居易、杜甫、杨万里
-
诗中提到的“紫潭”主要象征什么?
- A. 忧愁
- B. 宁静
- C. 幸福
- D. 痛苦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同样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哲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的宁静与诗意。
诗词对比:
- 苏轼《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与王维《送别》:前者更注重自身的内心感悟,后者则强调离别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