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徐大正》

时间: 2025-01-11 14:56:01

别时酒醆照灯花,知我归期渐有涯。

去岁渡江萍似斗,今年并海枣如瓜。

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

千首新诗一竿竹,不应空钓汉江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送徐大正
苏轼

别时酒醆照灯花,
知我归期渐有涯。
去岁渡江萍似斗,
今年并海枣如瓜。
多情明月邀君共,
无价青山为我赊。
千首新诗一竿竹,
不应空钓汉江槎。

白话文翻译:

分别时饮酒醉了,灯下花影摇曳。
我知道回家的日子渐渐有限。
去年渡江时水面浮萍如斗,
今年的海棠果却像瓜一样丰硕。
多情的明月邀你一起欣赏,
无价的青山愿意借给我。
千首新诗在竹竿上等着,
可不该白白钓着汉江的木筏。

注释:

  • 酒醆:指的是酒的浑浊状态,这里指饮酒时的情景。
  • 灯花:灯下花影,形容在烛光下的花影摇曳。
  • 渡江:指过江,象征离别。
  • 萍似斗:水面上浮萍的形状像斗,形容去年的情景。
  • 海枣:指一种果实,这里形容丰收的象征。
  • 明月:象征美好、情谊和思念。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永恒。
  • 千首新诗:表达诗人创作的热情和才华。
  • 汉江槎:指木筏,象征漂泊和无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情感真挚,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与友人徐大正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次韵送徐大正》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景的诗作,蕴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感悟。诗的开头,苏轼以“别时酒醆照灯花”引入,描绘了告别时的温馨氛围,酒醉的迷离与灯下的花影,渗透出一种柔情。接着,诗人意识到归期渐近,感慨人生的有限,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忧虑。

“去岁渡江萍似斗,今年并海枣如瓜”一句,通过对比去年的渡江经历与今年的丰收,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接下来的“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则是一种对友人的邀请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重。

最后两句“千首新诗一竿竹,不应空钓汉江槎”,将诗人的创作激情与对短暂人生的思考结合,表达了一种不应虚度光阴的决心,尽管生活多变,诗人的心却依然向往艺术与真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时酒醆照灯花:在分别时,喝酒时的醉意与灯下花影的交融,营造出别离时的温暖氛围。
  • 知我归期渐有涯:意识到回家的时间有限,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
  • 去岁渡江萍似斗:回忆去年渡江的经历,水面浮萍如斗,形象生动。
  • 今年并海枣如瓜:今年的丰收与去年的对比,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希望。
  • 多情明月邀君共:明月象征情谊,邀请友人一同欣赏。
  • 无价青山为我赊:青山的美好与友谊的珍贵,愿意借予自己。
  • 千首新诗一竿竹:表达了诗人创作的热情,暗示他将继续创作。
  • 不应空钓汉江槎:强调不应虚度光阴,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萍比作斗,形象生动。
  • 拟人:明月与友人共邀,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豁达与积极向上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欢乐与离别的情绪。
  • 灯花:代表温馨的回忆与情感的交织。
  • 明月:象征友谊与美好。
  • 青山:代表自然的永恒与宁静。
  • :象征诗人的创作与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酒醆”指的是什么? A. 醉酒
    B. 清酒
    C. 甜酒

  2. “明月邀君共”中“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友人
    C. 自然

  3. “千首新诗一竿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创作的热情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次韵送徐大正》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感伤,但苏轼更注重于自然的描写与人生哲理,而李白则更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鉴赏》

以上内容为《次韵送徐大正》的全面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