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二十四》
时间: 2025-01-24 09:39: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居吾语汝,启雕龙炙輠谈天之口。
跂脚支颐,还袒臂亲做东西前后。
吐舌伸头,耸肩侧耳,共拍庐胡手。
古人名姓,子虚忘是乌有。
试看忽鼓忽歌,妄言枉听,椎鲁皆良友。
怕问三家,村学者六四括囊无咎。
蕉扇驱蚊,竹衫收汗,星挂疏疏柳。
先生倦矣,豆花聊以为寿。
白话文翻译
让我对你说,启发你谈天的口才。
你抬脚撑着下巴,袒露着手臂,亲自做着东西的前后动作。
吐舌伸头,耸肩侧耳,大家一起拍着庐胡的手。
古人的名姓,虚无缥缈,仿佛是不存在的。
看看时而鼓声时而歌唱,妄言和无谓的听闻,椎鲁间皆是良友。
不妨去问三家,村里的学者们六四括囊无怨无悔。
用蕉扇驱赶蚊虫,竹衫收拢汗水,星星挂在稀疏的柳树间。
先生已经疲倦,豆花聊以为寿。
注释
- 雕龙:意指文采华丽,形容言辞优美。
- 炙輠:指热情的谈话。
- 跂脚支颐:抬脚支撑下巴,表示思考或无聊时的姿势。
- 庐胡:指一种乐器,可能用以伴奏,表达欢乐。
- 子虚:虚幻、不实的意思,多用于形容虚无的事物。
- 椎鲁:古代一种器具,这里指的是一些良友之间的玩笑。
- 六四:可能指代某种数量或比例,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
- 蕉扇:用蕉叶做成的扇子,用于驱蚊。
- 豆花:一种食物,代表简单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铨(约1640年-约1700年),字子升,号德清,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骈文,风格清新脱俗,关注民生。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闲暇时与友人畅谈的记录,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生动的生活细节描绘,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轻松愉快的交流。诗中的“启雕龙炙輠谈天之口”不仅展示了谈话的热烈氛围,也隐含了对言辞艺术的追求。接下来的“跂脚支颐,还袒臂亲做东西前后”描述了轻松自在的姿态,反映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古人名姓,子虚忘是乌有”,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疏离感,强调了人们对过往的追忆与当下的忽视。接着,诗人提到“怕问三家,村学者六四括囊无咎”,反映了对知识和学习的尊重,同时也隐含了对村学者们的宽容态度,显示出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包容。
最后,以“蕉扇驱蚊,竹衫收汗,星挂疏疏柳”结尾,诗人将生活的细节与自然景观结合,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而“豆花聊以为寿”则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与满足,充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居吾语汝,启雕龙炙輠谈天之口。
- 表达与友人谈天说地的愿望,强调言辞的美妙与热情。
-
跂脚支颐,还袒臂亲做东西前后。
- 描绘谈话时的轻松姿态,体现出一种随意与亲密。
-
吐舌伸头,耸肩侧耳,共拍庐胡手。
- 动作的细腻描写,传达出气氛的活跃与互动。
-
古人名姓,子虚忘是乌有。
- 反思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明对古人事迹的思索。
-
试看忽鼓忽歌,妄言枉听,椎鲁皆良友。
- 生活的多变与友谊的珍贵,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默契。
-
怕问三家,村学者六四括囊无咎。
- 提及村学者对知识的追求,体现出对教育的尊重。
-
蕉扇驱蚊,竹衫收汗,星挂疏疏柳。
- 描绘生活的细节,展现出恬淡自然的生活场景。
-
先生倦矣,豆花聊以为寿。
- 表达对生活的满足,突显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雕龙”形容语言的华丽。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星星)赋予情感,使其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某些句子中体现出对仗工整的修辞效果,如“吐舌伸头,耸肩侧耳”。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反思,整体基调轻松愉悦,充满了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蕉扇:象征夏日的清凉与生活的简单。
- 竹衫:象征自然与舒适,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 星挂疏疏柳:代表宁静的夜晚,传达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雕龙”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华丽的文辞
C. 一种动物 -
“蕉扇驱蚊”中,蕉扇的功能是什么? A. 驱赶蚊虫
B. 当作装饰
C. 制作食物 -
诗中提到的“豆花”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C. 生活的苦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 Du Fu
诗词对比
- 《春晓》 - 孟浩然
- 这两首诗都对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但蒋士铨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孟浩然则更偏向自然景色的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蒋士铨的《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二十四》,并感受到其诗中的生活哲学与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