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罗花山中用东坡韵》
时间: 2025-01-24 09:39: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蔓天衰草,望山光岚气,幻成云物。
十里焦原生意尽,满眼蓬蒿颓壁。
寂寂寒林,萧萧耕马,雀啄山头雪。
一声长啸,古今谁是豪杰。
自笑作客年年,情怀渐减,幽恨因风发。
红豆抛残清泪冷,往事心头明灭。
鸿雁南飞,大江东去,闲尽冲冠发。
凭高无语,前村又见明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衰败的自然景象,远望山中光影朦胧,一切仿佛化作云雾。十里荒原已无生机,眼前尽是杂草和残墙。静静的寒林,耕牛在低声哀鸣,飞雀啄食山头的雪。忽然发出一声长啸,古往今来的豪杰又是谁呢?我自嘲年年作客,心情逐渐消减,幽幽的怨恨因风而起。红豆抛下,泪水冷却,往事在心头闪烁不定。鸿雁南飞,大江向东流去,心中烦闷已尽。高处无言,再次望见前村的明月。
注释:
- 蔓天:指广阔的天空。
- 光岚气:指山中光影和雾气。
- 焦原:指干枯的原野。
- 蓬蒿:杂草,一种野草。
- 颓壁:倒塌的墙壁。
- 耕马:耕作的马,象征辛劳。
- 红豆:象征思念和离别的情感。
- 明月:象征思乡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杏佛(1871-1936),字仲华,号杏佛,晚清及民国时期的诗人,在诗词创作中受苏轼等人的影响,风格多样,且常融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苦乐的感慨,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感受的交融,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思考。开篇的“蔓天衰草”描绘了秋冬的萧瑟,透出一股苍凉之感,而“十里焦原生意尽,满眼蓬蒿颓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力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在对比古今豪杰时,发出一声长啸,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自笑作客年年,情怀渐减,幽恨因风发”道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淡泊,似乎在自嘲中找到了些许解脱。而“红豆抛残清泪冷”则将思念与离别的情绪加以具象化,令人感同身受。最后的“凭高无语,前村又见明月”则是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是对内心宁静的一种追求,形成了全诗的圆融和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蔓天衰草:描绘了广阔天空下的荒凉景象。
- 望山光岚气:远望山中,景象如梦幻般朦胧。
- 十里焦原生意尽:无生机的焦原,暗示生命的枯竭。
- 满眼蓬蒿颓壁:视野中尽是杂草和破败的墙壁,象征着过往的衰败。
- 寂寂寒林:静谧的森林,带来一种孤独感。
- 萧萧耕马,雀啄山头雪: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寂静与生命的微弱。
- 一声长啸:表达了诗人的豪情与对历史的思考。
- 古今谁是豪杰:自问自答,反映出对英雄的追忆与思考。
- 自笑作客年年:自嘲的语气,显露出对生活的无奈。
- 情怀渐减,幽恨因风发:情感的渐行渐远,怨恨因外界而生。
- 红豆抛残清泪冷:象征思念与离别,情感的冷却。
- 往事心头明灭:对往事的回忆时隐时现。
- 鸿雁南飞:象征离别与追寻。
- 大江东去,闲尽冲冠发: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烦闷。
- 凭高无语:高处无言,渴望心灵的宁静。
- 前村又见明月:结尾处的宁静,象征着希望与思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如“耕马”与“雀啄”,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形成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苦乐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历史的追寻,情感基调深沉而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蔓天:象征广阔与空虚。
- 蓬蒿:象征荒凉与无奈。
- 红豆:象征思念与离别。
- 明月:象征宁静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十里焦原生意尽”中“生意”指什么? A. 生活的意义
B. 生机
C. 商业活动
D. 诗意 -
“一声长啸,古今谁是豪杰”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豪杰的崇拜
B. 对历史的反思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爱情的渴望 -
诗中提到的“红豆”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思念
C. 亲情
D. 离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杨杏佛与苏轼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但杨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然的对比,而苏轼则更加强调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杏佛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