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栈后宝鸡道中作》
时间: 2025-01-27 03:22: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直放丹梯下碧霄,四围山影泻如潮。
石埋沙碛双轮怒,风入金天万木骄。
白鹿难寻官畤改,黄蛇几见霸图消。
好攀西岳莲花去,玉女去中抗手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出栈后,沿着宝鸡道行进时的景色和感受。诗中提到,眼前的梯子直通碧空,四周的山影如潮水般涌来。石头埋在沙砾中,双轮车子在怒吼,风在金色的天空中吹动着万木,显得格外骄傲。白鹿难以觅寻,原来官畤已改变,黄蛇几次出现帝王的图谋也已消散。诗人想要攀登西岳,去莲花峰,玉女峰在中间向他招手。
注释:
- 丹梯:指用红色的梯子,常用于形容高山的步道。
- 碧霄:指蓝天,形容非常高远的天空。
- 影泻如潮:山的影子如潮水般涌动,形象地表达了山的壮丽。
- 石埋沙碛:沙石交错,车轮在沙土中难以前行。
- 白鹿:传说中的瑞兽,象征美好与纯洁。
- 官畤:古代的官府,指政治权力的象征。
- 霸图:指统治和权谋。
- 西岳:指华山,五岳之一,以险峻著称。
- 莲花去:暗指西岳的莲花峰,象征美好的目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漱芳,清代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宝鸡道的旅途中,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理想。首联“直放丹梯下碧霄”,以“直放”二字开篇,给人一种直入云天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接着“四围山影泻如潮”,山影如潮水般涌动,描绘出一种壮丽而动态的景象,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中间两联则通过“石埋沙碛双轮怒”和“风入金天万木骄”,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力量,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抗与和谐。
最后两句“好攀西岳莲花去,玉女去中抗手招”,则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放丹梯下碧霄:形容高耸的阶梯直通碧蓝的天空,表达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 四围山影泻如潮:四周的山影如潮水般涌动,描绘自然的壮丽。
- 石埋沙碛双轮怒:车轮在沙石中艰难行驶,象征旅途的艰辛。
- 风入金天万木骄:风吹拂在金色天空下,万木挺立,象征生命的力量与骄傲。
- 白鹿难寻官畤改:美好的白鹿难觅,暗喻政治的变迁与人心的失落。
- 黄蛇几见霸图消:黄蛇出现,象征权谋的衰弱,意味着历史的变迁。
- 好攀西岳莲花去:渴望攀登西岳,寻找人生的理想与目标。
- 玉女去中抗手招:玉女峰在中间招手,象征着美好理想的召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影泻如潮”,将山影比作潮水,形象生动。
- 拟人:如“万木骄”,赋予树木以人的情感,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结构较为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诗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融汇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梯:高远理想的象征。
- 碧霄:自由与无尽可能的象征。
- 山影: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 白鹿:美好与纯洁的象征。
- 西岳:理想的追求与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直放丹梯下碧霄”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由的向往
- B. 对旅行的厌倦
- C. 对自然的无感
- D. 对城市的向往
-
“白鹿难寻官畤改”中的“白鹿”象征什么?
- A. 政治权力
- B. 美好与纯洁
- C. 自然景观
- D. 个人理想
-
诗中提到的“西岳”指的是哪个山?
- A. 泰山
- B. 华山
- C. 恒山
- D. 嵩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汪漱芳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汪漱芳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理想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汪漱芳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