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送春》
时间: 2025-01-24 06:40: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送春
人自怜春春未去。
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
只道送春无送处。
山花落得红成路。
高处莺啼低蝶舞。
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
会与光阴相客主。
晴云又卷西边雨。
白话文翻译:
人们都在惋惜春天并未真正离去。
萱草和石榴花,也能让春天驻足。
只说送春没有归去的地方。
山间的花儿已落,红色铺成了小路。
高处的黄莺在鸣叫,低处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更何况日子渐长,燕子也能叽喳言语。
春天与光阴相互交替,成为主人和客人。
晴空之下,又卷起西边的细雨。
注释:
- 怜:怜惜、爱怜。
-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象征母亲。
- 石榴:象征繁荣、富贵。
- 送春:春天即将离去的意思。
- 莺啼:黄莺的鸣叫声。
- 燕子能言语:燕子在春天飞来,似乎在与人交谈。
典故解析:
“萱草”常常用来象征母亲的情感,传达对母爱的思念;“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此诗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和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铉,字次公,号懋斋,宋代文学家,擅长词曲,其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不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悟。
诗歌鉴赏:
《蝶恋花·送春》是刘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美好,表现出对春天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就以“人自怜春春未去”引出主题,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萱草和石榴的意象,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山花落得红成路,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逝去与自然的变迁,红色的花瓣仿佛在为春天的离去而感到惋惜。
高处的莺啼和低处的蝶舞则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意象,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一句更是展示了春天的活力,燕子的欢快鸣叫仿佛在与人们交谈,增添了春天的生动气氛。最后一句“晴云又卷西边雨”则巧妙地将天气变化与春天的离去相结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的留恋,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短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自怜春春未去:表达了人们对即将离去的春天的惋惜。
- 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萱草和石榴花的存在让人感觉春天尚在。
- 只道送春无送处:送走春天似乎没有地方可去,暗含春天的无奈与留恋。
- 山花落得红成路:山中的花瓣落下,铺成了红色的小路,象征春天的逝去。
- 高处莺啼低蝶舞:描绘了春天里鸟儿的鸣叫与蝴蝶的舞动,生机盎然。
- 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日子变长,燕子在空中欢快地鸣叫,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生气。
- 会与光阴相客主:春天与光阴相互交替,彼此成为主客,隐喻时间的流逝。
- 晴云又卷西边雨:晴天的云彩又带来了西边的细雨,暗示天气的变化和春天的结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可以留住的事物,增强了诗歌的情感。
- 拟人:燕子的鸣叫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高处莺啼与低蝶舞形成对比,生动展现春天的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逝去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变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 萱草:象征母爱与温暖。
- 石榴:象征繁荣与富贵。
- 莺:象征春天的欢快与活力。
- 蝶:象征美丽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朵有哪些?
A. 桃花 B. 萱草 C. 石榴 D. 梅花 -
诗中描写的燕子表现了什么?
A. 失落 B. 欢快 C. 忧伤 D. 愤怒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冬天的思念
C. 对秋天的赞美 D. 对夏天的憧憬
答案:
- B,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展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与感慨。
- 杜甫的《春望》则表现出春天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的影响,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