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友冒雪登江亭归至春云书屋小集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7:00: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重烟树万人家,回首苍茫点暮鸦。
泼墨倒衔天四角,飞花争拥路三叉。
遥峰孤立癯如鹤,古郭盘空曲似蛇。
快马健儿今不见,只余蓑笠倚风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烟雾弥漫的城市,万家灯火。回头望去,苍茫的天空中点缀着几只归鸦。像泼墨一般的云彩倒映在四角天空,飞舞的花瓣在三叉路口争相扑来。远处的山峰孤零零地矗立,瘦弱如鹤,而古老的城墙在空中盘旋,曲折宛如蛇一般。如今快马和健儿都已不见,只剩下一个蓑笠人斜倚在风中。
注释:
- 几重:指层层叠叠。
- 苍茫:形容天空的广阔和模糊。
- 泼墨:比喻云彩的形状,像是用墨水泼洒而成。
- 飞花:指随风飘落的花瓣。
- 孤立:形容山峰单独耸立。
- 癯如鹤:形容山峰瘦弱,像鹤一样。
- 古郭:古老的城墙。
- 倚风斜:形容蓑笠人在风中斜倚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飞花”可以引申为春天的气息,常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而“苍茫点暮鸦”则涉及到归鸟的意象,强调了黄昏时分的孤独和宁静。古郭的意象则与历史的沧桑感相关,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乃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世浮华的淡泊。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冒雪登临江亭后归至书屋时,表达了在冬雪与春云交替之际,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观以及内心的情感。开篇以“几重烟树”引入,展现出万家灯火的温暖,但随即转向苍茫的天空和归鸦,营造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以“泼墨倒衔天四角”描绘天边的云彩,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为诗歌增添了一种动感。远处的“遥峰孤立癯如鹤”更是体现了自然的高远与孤寂,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最后一句“快马健儿今不见,只余蓑笠倚风斜”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留下了对于过往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沉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哲思,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重烟树万人家”:描写远景,烟雾缭绕中的树木和繁忙的人家。
- “回首苍茫点暮鸦”:回头看到模糊的天空中点缀着几只归巢的乌鸦,营造出傍晚的宁静。
- “泼墨倒衔天四角”:用泼墨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云彩的形态。
- “飞花争拥路三叉”:花瓣随风飞舞,争相在三叉路口聚集。
- “遥峰孤立癯如鹤”:远处的山峰显得孤独且瘦弱,像鹤一样高傲。
- “古郭盘空曲似蛇”:古老的城墙仿佛在空中蜿蜒,像是一条蛇。
- “快马健儿今不见”:曾经奔跑的骑马者如今已消失。
- “只余蓑笠倚风斜”:只剩下一个蓑笠人依靠在风中,显得孤单。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泼墨倒衔天四角”形象地表达了云的形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体现了对仗的美感。
- 拟人:如“飞花争拥”,给花瓣赋予了生动的动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简单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树:象征着家园的温暖和人们的繁忙生活。
- 暮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归属感。
- 飞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
- 孤峰:象征着孤独与高远的志向。
- 古郭:象征着历史的深厚与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几重”是指: A. 一层
B. 多层
C. 没有层次
D. 两层 -
“快马健儿今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怀念
C. 喜悦
D. 无所谓 -
诗中“泼墨”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水
B. 云彩
C. 山
D. 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地表现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奈,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