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道芬上人(善画松石) ——窦庠 〔唐代〕
云湿烟封不可窥,
画时唯有鬼神知。
几回逢著天台客,
认得岩西最老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的自然景象,浓厚的云雾遮蔽了视线,令人无法看清真相。画者在作画时,只有鬼神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诗人回忆自己几次遇见天台山的客人,认出那最古老的松树枝条。
注释:
- 云湿:指浓厚的云雾。
- 烟封:形容被烟雾笼罩,无法看清。
- 鬼神:指自然的灵气或神秘的力量,这里比喻画中的意境。
- 天台客:指游览天台山的客人,可能暗指思想高远之人。
- 岩西:指山岩西侧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窦庠(约730-799),字公卿,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且含蓄。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以画作与自然相结合,表达对松树的敬仰与对艺术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赠道芬上人》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诗的开头“云湿烟封不可窥”,以浓雾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这种氛围使人们对自然产生无限遐想,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艺术创作过程的隐喻。接下来,诗人提到“画时唯有鬼神知”,这句强调了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与深邃性,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或者灵性存在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这不仅展现了对道芬上人画技的敬佩,也反映了诗人在艺术与自然之间的思索。
中间的“几回逢著天台客”,表达了诗人与高雅人士的交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艺术的关系。最后一句“认得岩西最老枝”,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岁月的沉思,松树的古老象征着坚韧与长久的生命力。
整首诗在意境上有着超凡脱俗的追求,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艺术的热爱,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湿烟封不可窥”:形容浓雾环绕,无法看见远方。
- “画时唯有鬼神知”:暗示绘画艺术的深邃,只有灵性存在能知晓其中的奥妙。
- “几回逢著天台客”:诗人多次与追求高雅的客人相遇。
- “认得岩西最老枝”:暗指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认出了古老的松树。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湿烟封比喻自然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 拟人:鬼神知,赋予自然灵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岁月的感悟。通过描绘松树,传达出对长久与坚韧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变化与神秘。
- 烟:代表模糊与不可知。
- 松树:象征长寿、坚韧与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湿烟封不可窥”所描述的情景是什么?
- A. 明亮的天空
- B. 浓厚的雾霭
- C. 大雨倾盆
- D. 晴空万里
-
诗人提到的“天台客”可以指代哪些人?
- A. 学者
- B. 画家
- C. 游客
- D. 高雅人士
答案: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的诗作,充满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窦庠的《赠道芬上人》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但风格上,窦庠更注重神秘与艺术的结合,而王维则侧重于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