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 题湖帆夫妇画梅合卷》

时间: 2025-02-04 16:14:58

暗香浮动,傍阑干曲,玉人同倚。

象笔鸾笺带香题,有无限,欢娱事。

绿萼横枝春细细。

是江南风味。

管赵风流见丹青,写一幅,能相寄。

意思解释

留春令 题湖帆夫妇画梅合卷

作者: 汪东 〔清代〕


原文展示:

暗香浮动,傍阑干曲,玉人同倚。
象笔鸾笺带香题,有无限,欢娱事。
绿萼横枝春细细。是江南风味。
管赵风流见丹青,写一幅,能相寄。


白话文翻译:

暗淡的香气轻轻浮动,依偎在栏杆旁,曲线优美,犹如美人共倚。
在象牙笔和鸾笺上留下带香的题词,尽情享受这无尽的欢娱。
绿萼在春天的枝头细细展开,这正是江南的风味。
如果能看到管仲和赵武的风流倜傥,写一幅画作,愿意寄给你。


注释:

  • 暗香:指梅花的淡淡香气。
  • 玉人:美人的代称,指画中人物。
  • 象笔鸾笺:象牙制成的笔和带香气的纸张,象征高雅。
  • 绿萼:指绿叶,表现春天的生机。
  • 管赵:指管仲和赵武,寓意风流人物。

典故解析:

“管仲”和“赵武”均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诗中提及他们,暗示对风流倜傥人物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擅长咏梅,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春日,描绘梅花的美丽与芬芳,寄托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诗歌鉴赏:

《留春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与梅花的芬芳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深情向往。开篇以“暗香浮动”入题,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春日气息,给人以朦胧而美好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傍阑干曲,玉人同倚”表达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似乎在描绘一幅春日的美好画卷。

“象笔鸾笺带香题”更是将画中之美与诗人心中的欢娱紧密相连,表明诗人不仅欣赏画作,还借此表达内心的愉悦与喜悦。最后,通过“绿萼横枝春细细”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江南特有的温润,诗人以此来寄托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词浸透了对春天的深情以及对美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暗香浮动”:暗香暗指梅花的香气,轻轻浮动,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傍阑干曲,玉人同倚”:画中美人与自然相依,形成和谐美好的图景。
    3. “象笔鸾笺带香题”:用象牙笔在香纸上题写,体现高雅的文化气息。
    4. “有无限,欢娱事”:表达了无尽的欢乐与愉悦。
    5. “绿萼横枝春细细”:春天的生机勃勃,生动展现江南的自然风貌。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香气比喻为暗香,增强了艺术感。
    • 拟人:将自然描写得如同有生命的存在,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暗香:隐喻美好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 江南:展现了特有的文化背景与风土人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暗香浮动”中的“暗香”指的是什么?

    • A. 玫瑰的香气
    • B. 梅花的香气
    • C. 柳树的香气
    • D. 桃花的香气
  2. 诗中提到的“玉人”是指什么?

    • A. 一位古代美女
    • B. 画中人物
    • C. 一位诗人
    • D. 一位画家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诗词对比

    • 比较汪东与陆游的梅花诗,汪东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而陆游则更多表现出豪放的气势和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