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浣手绣观音》
时间: 2025-01-26 23:12: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春令•浣手绣观音
董以宁 〔明代〕
兰汤浴手,窗前先就,红莲娇片。须记他原少凌波,休错配鸳鸯线。绣着金身须半面。似向侬青眼。春笋纤纤近慈云,疑紫竹林中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浣手后在窗前绣观音像的情景。作者用兰汤洗手,窗前已经完成了绣品,红色的莲瓣娇媚动人。要记住,她原本是少有的娇美,切忌将她错配鸳鸯线。绣出的金身只需一半的面容,似乎向我投来青睐的眼神。春笋纤纤靠近慈祥的云朵,仿佛在紫竹林中显现。
注释
- 兰汤:用兰草煮成的药汤,常用来洗手,象征清洁和高雅。
- 红莲娇片:指绣品中的红色莲花,象征美丽。
- 凌波:原意为在水面轻盈行走,形容女子的优雅。
- 鸳鸯线:指配对的线,象征爱情和美好。
- 金身:指观音的形象,寓意慈悲和智慧。
- 春笋:象征新生和希望,强调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女词人,生于江南,以词作闻名。她的词风细腻柔美,常常表现女性的娇媚和内心的情感。董以宁的词作多描绘自然景象与女性生活,展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通过描写绣观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不仅展示了绣工的细致,也表达了对信仰与美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留春令·浣手绣观音》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词中通过描绘浣手、绣花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生活状态。兰汤洗手的动作,不仅是生活的细节,更是对内心清净的渴望。
红莲娇片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娇嫩与美丽的气质,仿佛在描绘一个浑然天成的女子形象。此时,绣观音的过程不仅是手工艺的展示,更是对信仰的寄托,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坚韧。特别是“似向侬青眼”一句,仿佛是观音在向作者传递一种温暖和关怀,暗示着内心的安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春笋的出现更是为整首词注入了生机,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董以宁用她独特的笔触,把生活与信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汤浴手:洗手的动作,象征清洁与高雅,暗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 窗前先就,红莲娇片:在窗前完成了绣品,红色的莲花象征美丽与娇嫩。
- 须记他原少凌波:提醒要记住原本的优雅,不要丢失本真。
- 休错配鸳鸯线:警示不要犯错,错配了爱情之线。
- 绣着金身须半面:绣出的观音像只需一半,强调呈现的精致与内涵。
- 似向侬青眼:观音似乎在对我投来温柔的眼神,象征关怀与安慰。
- 春笋纤纤近慈云:春天的生机与慈祥的云朵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 疑紫竹林中现:紫竹林中的意象,增添了神秘与美好的联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春笋纤纤”比喻新生,生机勃勃。
- 拟人:观音像向我投来青眼,赋予了静物以情感。
- 对仗:如“须记他原少凌波,休错配鸳鸯线”,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女性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与信仰的寄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汤:象征清洁、高雅。
- 红莲:象征美丽、娇嫩。
- 观音:象征慈悲与保护。
- 春笋:象征新生与希望。
- 紫竹:象征高雅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董以宁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填空题:诗中“兰汤浴手”主要表现了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红莲”象征着丑陋与枯萎。(对/错)
答案
- C. 明代
- 对内心清净的渴望。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的词作,描绘女性情感与生活的细腻。
- 《长相思》:纳兰性德的作品,展现了对爱情的追思与感慨。
诗词对比
- 董以宁 vs. 李清照:两位女词人的作品中均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深刻理解,董以宁更倾向于细致的工艺描写,而李清照则多表现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董以宁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