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心》
时间: 2025-01-26 23:11: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照涟漪,风吹苹藻。
随流去赪尾游遨,冲岸过紫鳞照耀。
问波臣来往江,湖其乐多少。
偏有庄生怪诞,驱车中道。
汲升斗不料艰难,对涸辙真堪绝倒。
愿仙翁,吹气槃中,便成灵沼。
白话文翻译:
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泛起涟漪,微风轻拂着水中的苹藻。
随着水流,我悠然游荡,涌向岸边,水中紫鳞鱼在阳光下闪耀。
我问波涛与我来往的江湖,究竟有多少乐趣。
偏偏有庄子那样的奇人,驾车在途中。
汲水时升斗的艰难,面对干涸的车辙真让人感到无奈。
愿那位仙翁,若能在瓷器中吹气,便能化为灵妙的池沼。
注释:
- 涟漪:水面波动产生的细小波纹。
- 苹藻:生长在水中的植物,这里形容水面的美丽景象。
- 赪尾:指水流的红色尾巴,可能指水中游动的鱼尾。
- 紫鳞:指水中鱼类,因其鳞片呈紫色而得名。
- 庄生:指庄子,古代哲学家,以其思想怪诞而闻名。
- 升斗:指量水的斗,形容汲水的艰难。
- 涸辙:比喻干涸的车辙,形容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留存,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两同心》创作于清代,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的结合,反映出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诗歌鉴赏:
《两同心》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日照涟漪、风吹苹藻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的开头描绘出阳光照耀下水面的涟漪,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借用庄子这一哲学人物,表达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揭示出在繁华与困境之间的哲理探索。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学的深邃思考。通过对水流、波涛的描写,诗人引发出对人生乐趣的思索,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以“愿仙翁,吹气槃中,便成灵沼”作为结尾,诗人希望通过超凡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困境,寻找到心灵的归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照涟漪,风吹苹藻:描绘了阳光下水面泛起涟漪,微风吹拂水中苹藻的自然景象,生动而清新。
- 随流去赪尾游遨,冲岸过紫鳞照耀: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中鱼尾的游动,展现了生动的自然场景。
- 问波臣来往江,湖其乐多少:诗人探讨波涛与江湖的关系,思考其中的乐趣。
- 偏有庄生怪诞,驱车中道:引入庄子,强调其超脱的思想,表现出对世俗的看法。
- 汲升斗不料艰难,对涸辙真堪绝倒:表达了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与无奈。
- 愿仙翁,吹气槃中,便成灵沼: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希望能通过超凡力量解决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 拟人:通过对波涛的提问,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探讨人生的哲理与困境,表达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涟漪: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苹藻: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紫鳞:寓意着生命的绚丽与多样。
- 庄生:象征着超脱与哲理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涟漪”主要象征什么?
- A. 平静
- B. 变化
- C. 宁静
- D. 混乱
-
“愿仙翁,吹气槃中”中的“仙翁”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 A. 孟子
- B. 庄子
- C. 老子
- D. 荀子
答案:
- B. 变化
- B. 庄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陆求可的《两同心》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陆求可则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