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公墩湖心寺示僧琦
廿年常住处,每到意能新。
佛与人俱静,厨因客去尘。
出林传梵放,登阁见车辚。
弥望平湖气,双龛赞与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相公墩湖心寺的生活体验。二十年来我常住于此,虽是老地方,每次来访仍然能感受到新意。寺庙中佛像与人心都显得宁静,厨房因客人离去而清净。走出树林,听到梵音悠扬,登上阁楼可以看到远处的车辚。举目四望,湖面气息宁静,双龛前我对苍天发出赞美。
注释:
- 廿年:二十年。
- 常住处:长久居住的地方。
- 意能新:每次到来都有新的感受。
- 佛与人俱静:佛像与人都显得安静。
- 厨因客去尘:厨房因为客人离去而变得清净。
- 出林传梵放:走出树林,听到佛教的梵音传来。
- 登阁见车辚:登上阁楼可以见到远处的车辚声。
- 弥望平湖气:四处眺望,湖面的气息宁静。
- 双龛赞与旻:在双龛前对天空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城在相公墩湖心寺的生活中,体现了他对寺庙宁静环境的赞美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生活的细节,也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在相公墩湖心寺的生活情景与内心感受。诗的开头以“廿年常住处”引出,给人一种时间的厚重感,同时暗示了作者与这个地方之间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每到意能新”则表达了即使在常住的环境中,仍能感受到新鲜的体验,这种心态反映了作者的积极向上和对生活的热爱。
“佛与人俱静”一语,展示了寺庙的宁静氛围,佛像与人心的和谐统一。而“厨因客去尘”则进一步表现了这种宁静,厨房因客人离去而清净,隐喻着内心的平和。在“出林传梵放,登阁见车辚”中,作者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通过梵音与车辚的对比,展现了世俗与超然之间的张力。
最后两句“弥望平湖气,双龛赞与旻”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在此处感受到的无尽宁静与敬畏之心。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佛教哲学的融会贯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廿年常住处:作者在寺庙住了二十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这个地方的熟悉。
- 每到意能新:尽管是老地方,作者每次来都有新的感受,体现了心境的变化。
- 佛与人俱静:佛像和人都显得安静,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厨因客去尘:厨房因客人离开而干净,暗示内心的清净。
- 出林传梵放:走出树林时听到的梵音,象征着灵魂的升华。
- 登阁见车辚:登上阁楼看到远处的车辚,体现了与世俗的距离。
- 弥望平湖气:四处眺望,湖面气息宁静,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 双龛赞与旻:在双龛前对天空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出林传梵放,登阁见车辚”,形成了对比与呼应。
- 比喻:通过“车辚”与“梵音”的对比,展现世俗与佛教的不同。
- 拟人:将“佛与人俱静”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在相公墩湖心寺的生活体验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象征着智慧与宁静。
- 湖:象征着宽广与深邃,代表内心的广袤。
- 梵音:象征着宗教的力量与超然的境界。
- 车辚:象征着世俗生活的喧嚣与繁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元代
-
“佛与人俱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喧闹
- B. 宁静
- C. 激动
- D. 忧伤
-
“每到意能新”中的“意能新”指的是什么?
- A. 生活的单调
- B. 每次到来都有新的感受
- C. 旧的回忆
- D. 失去的时间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相公墩湖心寺示僧琦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王维的诗中更强调自然的形象,而刘城则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佛教的影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
-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