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相思儿令
作者: 汪淑娟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挽就松松髻子,画阁晚妆初。
自向小阑延伫,花影半身扶。
明月才上银铺,悄无言低拜黄姑。
新凉不耐衣单,天风催动罗襦。
白话文翻译:
将头发挽成松松的发髻,刚刚在画阁上施妆。
我倚着小栏杆静静地伫立,花影在我半身旁摇曳。
明月刚刚升起,银色的光辉洒在地上,我默默地向月亮低头拜去。
初秋的凉意让我感到衣衫单薄,秋风催动着轻薄的罗衣。
注释:
- 髻子:发髻,古代女子的发型。
- 画阁:装饰华丽的阁楼。
- 小阑:小栏杆,指小阳台。
- 花影:花的影子,象征着美丽与娇柔。
- 黄姑:指的是月亮,古代常用以称呼月亮。
- 罗襦:轻薄的衣衫,适合夏秋季节穿着。
典故解析:
“黄姑”一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月亮,寓意美丽与孤寂,表达诗人对月亮的敬仰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淑娟,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婉约细腻的诗风著称。她的诗作常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相思儿令》创作于作者内心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在月光下的静谧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渴望。
诗歌鉴赏:
《相思儿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夜晚对亲人思念的情感。首联“挽就松松髻子,画阁晚妆初”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幕降临时的闲适妆容,展现出一种优雅与静谧。接下来的“自向小阑延伫,花影半身扶”则进一步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花影的摇曳仿佛在陪伴着她,让她的孤独感得以缓解。
“明月才上银铺,悄无言低拜黄姑”这一句通过明月的升起,象征着思念的加深,诗人默默地向月亮低头,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敬仰之情。最后两句“新凉不耐衣单,天风催动罗襦”则强调了初秋的凉意与内心的惆怅,衣衫单薄让她感到不适,正如她此刻孤独的内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交织,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思念,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挽就松松髻子:描绘女子将头发松散地挽成发髻,展现出一种柔美的形象。
- 画阁晚妆初:在傍晚时分,女子刚刚化妆,暗示着她的期待和心情。
- 自向小阑延伫:她倚靠在小栏杆上,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却又略带孤独的状态。
- 花影半身扶:花的影子映照在她的身上,象征着美丽与思念的交织。
- 明月才上银铺:明月刚刚升起,银色的光辉如铺在大地上,寓意着清冷与孤独。
- 悄无言低拜黄姑:诗人无言地向月亮致敬,表达内心的思念和敬仰。
- 新凉不耐衣单:初秋的凉意让她感到衣衫单薄,暗示着内心的惆怅。
- 天风催动罗襦:秋风轻拂,动摇着她轻薄的衣衫,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孤单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明月比作“黄姑”,增添了诗的韵味。
- 拟人:花影仿佛在与诗人对话,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投射。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细腻,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思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 花影:代表美丽与柔情,寓意对爱的渴望。
- 衣单:体现秋天的凉意与内心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姑”指的是谁?
- A. 一种花
- B. 月亮
- C. 秋风
- D. 女子
-
“新凉不耐衣单”中的“衣单”是什么意思?
- A. 衣服单薄
- B. 衣物多
- C. 衣服华丽
- D. 衣裙长
-
诗中描写景物的手法主要是?
- A. 夸张
- B. 比喻
- C. 拟人
- D. 对仗
答案:
- B. 月亮
- A. 衣服单薄
- C. 拟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思念的情感,但更为直接,情感上更为浓烈。
- 《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的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