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倚栏令 春日怀韵仙燕台》

时间: 2025-01-11 16:43:02

阑干外,雨如丝。

悄凭时。

搁著一汪儿泪,没人知。

怪底几天愁重,恹恹压损腰肢。

原是当胸绵却月,叫相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阑干外,雨如丝。悄凭时。搁著一汪儿泪,没人知。怪底几天愁重,恹恹压损腰肢。原是当胸绵却月,叫相思。

白话文翻译:

在栏杆外,细雨如丝般飘洒。我静静地依靠着,心中满是愁绪,眼泪像一汪水一样,没人能看出我的悲伤。为什么这几天愁绪如此沉重,连腰肢都感觉到压迫?原来是因为胸中绵绵的思念,正是我对你的相思。

注释:

  • 阑干:栏杆,指窗外的栏杆。
  • 雨如丝:形容雨细如丝线,轻柔。
  • 汪儿泪:一汪泪水,形容眼泪的多与悲伤。
  • 恹恹:形容身体虚弱或精神萎靡的样子。
  • 损腰肢:指身体因愁苦而感到疲惫、压迫。
  • 绵却月:绵绵的思念,如同月亮般清冷。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相思”二字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和忧伤,代表着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淑娟,清代女诗人,生于清中期。她的诗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常常表达女性的情感体验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正值万物复苏之际,作者却因思念而愁苦,体现出春日的生机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愁倚栏令 春日怀韵仙燕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细雨和作者心中的愁绪。开篇以“阑干外,雨如丝”引入,细雨轻柔,似乎在映衬着诗人的愁苦。接着,通过“搁著一汪儿泪,没人知”,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多次提到“愁”与“相思”,显示出诗人在情感上的挣扎与思念之痛。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春日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外在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阑干外,雨如丝。”:描绘了春日细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 “悄凭时。”:诗人静静依靠,暗示心情沉重。
    • “搁著一汪儿泪,没人知。”: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 “怪底几天愁重。”:反思为何愁绪如此沉重,显示出对情感的思考。
    • “恹恹压损腰肢。”:形象地描绘了愁苦对身体的影响,增添了情感的真实感。
    • “原是当胸绵却月,叫相思。”:揭示了愁苦的根源,思念之情如同月光般绵延不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绵却月”,形象而含蓄。
    • 拟人:细雨似乎有生命,能够感知诗人的愁苦。
    • 对仗:整首诗句式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和因思念而生的愁苦,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敏感与细腻。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愁苦和思念,细雨如丝,增强了情感的细腻感。
  • 栏干:象征着隔离与思念,诗人依靠的栏杆代表着对爱人无法触及的距离。
  • 泪水:象征着悲伤与无奈,是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
  • 月光:象征着思念的绵长与清冷,暗示着孤独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如丝”形容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景象
    • B. 诗人的悲伤
    • C. 自然的声音
  2. “没人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被理解的幸福
    • B. 孤独与无奈
    • C. 快乐的心情
  3. 诗中提到的“相思”主要是指什么?

    • A. 对自然的思念
    • B. 对爱人的思念
    •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直接而深刻,与汪淑娟的细腻感情形成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则通过月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的深沉与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与汪淑娟的个人情感形成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