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时间: 2025-01-11 23:35:22

义旗十八定关中,五载旋成混一功。

象启玉床争应命,卷翻金镜欲全终。

高光大业何难及,臧札清风奈不同。

更叹祸机潜倚伏,更衣竟日闭深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义旗十八定关中,五载旋成混一功。
象启玉床争应命,卷翻金镜欲全终。
高光大业何难及,臧札清风奈不同。
更叹祸机潜倚伏,更衣竟日闭深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业以及潜在的危机。诗中提到“义旗十八”,象征着李世民在征战中建立的威望,经过五年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统一的伟业。“象启玉床”指的是李世民准备接受帝位,而“卷翻金镜”则暗示他对未来的渴望与担忧。诗人对李世民的伟业感慨良多,但也意识到高光的事业不易及,“臧札清风”则显示出他清廉的风范与不同寻常的追求。最后一句提到潜伏的祸机,使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以及李世民在深宫中日复一日的忧虑。

注释

  • 义旗:代表正义的旗帜,象征着战斗与正义的事业。
  • 十八:指的是李世民的军队在关中地区的整顿与稳定。
  • 象启玉床:象征着登基即位,暗指皇帝的权力与责任。
  • 卷翻金镜:金镜象征着权力与辉煌的未来,反映出对完美结局的渴望。
  • 高光大业:伟大的成就与辉煌的事业。
  • 臧札清风:指清白正直的品德,反映出作者的理想与追求。
  • 祸机潜倚伏:指潜在的危险与阴谋,强调了权力的复杂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尔士(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云谷,清代诗人,以擅长古诗见长。他生活在清代,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厚,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反思。其诗风格沉稳、典雅,常用典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历史对唐朝盛世的回顾与反思之际。诗人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描绘,表达对历史伟人的崇敬,同时也警示权力的潜在危险,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字句上严谨、情感上饱满,表达了对唐太宗李世民的钦佩与思考。诗的开头以“义旗十八定关中”点明了李世民的军事成就,显示出他在关中地区的威望和统治地位。接着,诗人通过“象启玉床争应命”描绘了李世民登基的历史瞬间,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国家命运的重大时刻。

然而,诗中并不止于赞美,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权力与命运的审视。“高光大业何难及”一句,流露出对伟大成就的感慨,似乎暗示着成功背后潜藏的风险。最后两句“更叹祸机潜倚伏,更衣竟日闭深宫”,则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叹,这种深邃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加立体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义旗十八定关中:李世民在关中地区的军事威望与势力的建立。
  2. 五载旋成混一功: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3. 象启玉床争应命:即位之时的准备与紧张,象征着权力的责任。
  4. 卷翻金镜欲全终:对未来辉煌的渴望与对完美结局的追求。
  5. 高光大业何难及:感慨伟大事业的艰难与不易。
  6. 臧札清风奈不同:强调个人品德的清白与高洁,暗示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7. 更叹祸机潜倚伏:潜在的危机与阴谋,反映出权力的危险性。
  8. 更衣竟日闭深宫:对深宫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暗示权力背后的寂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义旗十八”与“五载旋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如“卷翻金镜”象征着权力与人生的转折。
  • 象征:如“义旗”“金镜”等,表达了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描绘,表达了对权力与成就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潜藏在光辉背后的危机与隐忧,展现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命运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义旗:象征正义与勇气,代表着理想与奋斗。
  • 玉床:象征权力与地位,暗示皇权的责任。
  • 金镜:象征光辉的未来,表现对美好结局的渴望。
  • 深宫:象征权力的孤独与压抑,反映出权力生活的复杂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义旗”象征什么?

    • A. 胜利
    • B. 正义
    • C. 财富
  2. “象启玉床”中的“玉床”代表什么?

    • A. 皇位
    • B. 家庭
    • C. 财富
  3. 诗中提到“更叹祸机潜倚伏”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感慨
    • C. 忧虑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反映历史人物与命运的关系,但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叹。
  • 《登高》: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唐朝历史与文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