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立侍炉烟,夜归蓬荜眠。
露华明菊上,萤影灭灯前。
清漏和砧叠,栖禽与叶连。
高人来此宿,为似在山颠。
白话文翻译:
清晨时分,我在炉边站立,烟雾缭绕;晚上回到简陋的茅屋中入眠。
露水在菊花上闪烁,萤火虫的影子在灯前闪动。
清脆的流水声与砧板的敲打声交叠,栖息的鸟儿与树叶紧紧相连。
高洁的人来这里住宿,仿佛置身于高山之巅。
注释:
- 晓立:早晨站立。
- 侍炉烟:守候炉火的烟雾。
- 蓬荜:形容简陋的茅屋。
- 露华:露水的光华。
- 萤影:萤火虫的影子。
- 清漏:清脆的水流声。
- 砧叠:指砧板敲打的声音。
- 高人:指品德高尚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高人”可以引申为道家思想中的隐士,反映了诗人在追求高洁、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字景渊,号云溪,生于公元约公元770年,卒于公元835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姚合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喜雍陶秋夜访宿》是一首描写秋夜访友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描绘了清晨与夜晚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早晨的宁静与夜晚的归宿,传递出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句子,通过露水、萤火虫和流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夜晚氛围,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最后两句“高人来此宿,为似在山颠”,更是点明了高洁的理想,隐喻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志趣相投,仿佛这简陋的茅屋也变得格外高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传达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晓立侍炉烟”:早晨在炉边守烟,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 “夜归蓬荜眠”:夜晚回到简陋的家中,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淡泊。
- “露华明菊上”:露水点缀菊花,描写了秋季的清新与诗意。
- “萤影灭灯前”:萤火虫的光影在灯下闪烁,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 “清漏和砧叠”:流水与砧板声交织,描绘出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 “栖禽与叶连”:鸟儿栖息在树叶上,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高人来此宿”:高洁的人来到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志同道合者的向往。
- “为似在山颠”:在此处仿佛置身高山之巅,表达了精神上的超脱与自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人比作山颠的人,寓意高洁的生活。
- 拟人:萤影与叶连,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与动作。
- 对仗:如“晓立侍炉烟,夜归蓬荜眠”,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表现出淡泊明志、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炉烟:象征温暖与家。
- 菊花:常象征高洁与坚韧。
- 萤火虫:象征灵动与自由。
- 流水:象征生活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包括哪些元素?
- A. 萤火虫 B. 明月 C. 繁星 D. 暴风雨
- 诗中的“高人”指代什么样的人?
- A. 有权势的人 B. 品德高尚的人 C. 富有的人 D. 名声显赫的人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自然的向往与高洁的生活态度 C. 对名声的渴望 D. 对战争的反思
- 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包括哪些元素?
-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但更侧重于山水的意境。
- 孟浩然的《春晓》则通过春天的生机展现自然的美好,风格上更为活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姚合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