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马戴
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
我知方甚爱,众说以为非。
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
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天府之国的客人如同鹿鸣般欢快,幽静的山中,秋天的时光还未归去。我知道你正心中所爱,但众人却说这不值得。隔着屋子能听到细细的泉水声,和云朵上隐约可见的白鹤。新的诗歌在此地获得启发,清幽而高远的意境比起往常更为稀少。
注释:
- 天府:指四川,因其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
- 鹿鸣:鹿鸣的声音,象征快乐和欢聚。
- 幽山:指幽静的山林。
- 秋未归:秋天还未到来,象征着时光的悠长。
- 我知:我知道。
- 众说以为非:大家都说这不值得。
- 隔屋闻泉细:隔着屋子能听到细小的泉水声。
- 和云见鹤微:与云朵相和,隐隐可以见到白鹤。
- 新诗此处得:在这个地方获得新的诗意。
- 清峭比应稀:清高而峭拔的意境应该是稀少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年约为842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个人情感和孤独的心境。他的诗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寄马戴》写于姚合对好友马戴的寄托与思念之情中,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寄马戴》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天府鹿鸣客”的形象,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幽山秋未归”,不仅表现了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环境,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形成一种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诗中的“隔屋闻泉细”和“和云见鹤微”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细腻的泉水声与远处隐约的白鹤,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意境。最后一句“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灵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清新意境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府鹿鸣客:描绘了一个富饶的地方,客人如同欢快的鹿鸣。
- 幽山秋未归:幽静的山中,秋天的景致尚未到来。
- 我知方甚爱:我知道你心中所爱。
- 众说以为非:但是众人却认为这不值得。
- 隔屋闻泉细:隔着屋子能听到细微的泉水声。
- 和云见鹤微:与云相伴,隐约可见远处的白鹤。
- 新诗此处得:在这个地方获得新的诗意。
- 清峭比应稀:清高而峭拔的意境应该是稀少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天府鹿鸣客,借用鹿鸣象征快乐。
- 对仗:如“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对仗工整,增添韵律感。
- 意象:泉水、白鹤等意象,富有自然美感,象征生活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清高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鹿鸣:象征着欢乐与和谐。
- 泉水:代表清澈和宁静。
- 白鹤:象征高雅和自由。
- 秋: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瞬息万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府”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广东
- C. 安徽
-
“幽山秋未归”中的“秋”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时光的流逝
- C. 悲伤
-
诗中提到的“新诗此处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厌倦
- B. 对创作灵感的感悟
- C. 对友人的指责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寄马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朋友的热爱。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而姚合则更加强调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