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门下相公雨中寄裴给事》

时间: 2025-04-28 01:42:00

晓起闲看雨,垂檐自滴阶。

风清想林壑,云湿似江淮。

石信浮沤重,泥从积藓埋。

气消浓酒力,心助独吟怀。

飒飒通琴韵,萧萧静竹斋。

彩毫无限思,念与夕郎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起闲看雨,垂檐自滴阶。
风清想林壑,云湿似江淮。
石信浮沤重,泥从积藓埋。
气消浓酒力,心助独吟怀。
飒飒通琴韵,萧萧静竹斋。
彩毫无限思,念与夕郎乖。

白话文翻译:

清晨醒来,悠闲地看着雨水从屋檐滴落到台阶上。
清风吹来,让我思念起山林的幽静,
湿润的云朵像江淮的水一样。
石头上浮着重重的泡沫,泥土被积聚的苔藓覆盖。
酒意消散,心情却因独自吟唱而愈发高涨。
雨声飒飒,传来琴声的韵律,竹子在静谧的书斋中轻声摇曳。
手中的画笔无尽的思绪,思念的情感与夕阳下的恋人却相隔遥远。

注释:

  • 晓起:早晨起床。
  • 闲看:悠闲地观看。
  • 垂檐:屋檐低垂。
  • 石信:指石头的泡沫。
  • 气消:酒气消散。
  • 飒飒:形容雨声或风声。
  • 彩毫:彩笔,指书画用的笔。
  • 夕郎:指心中思念的人,可能是情人。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有部分意象如“江淮”代表着水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生平不详,约生活在8世纪,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雨天,诗人在清晨起床时,正值细雨绵绵,心情惬意,通过描绘雨中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及对心中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姚合的《奉和门下相公雨中寄裴给事》是一首在细雨中抒情的诗作,展现了清晨雨景的宁静与诗人的深情。诗的开头“晓起闲看雨”,便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份闲适与自在。接下来的“垂檐自滴阶”,则用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雨的细腻与柔和,似乎雨水也在诉说着某种情感。

“风清想林壑,云湿似江淮”,在风清气爽的背景下,诗人对林间幽静的向往和对江淮湿润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愁思。接着“石信浮沤重,泥从积藓埋”则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湿润感,表现出自然景象的生动和变化。

最后几句中,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既有对雨声、琴韵的描写,又流露出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形成一种浓厚的情感共鸣。整体来看,诗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起闲看雨:清晨起床,闲适地观看雨。
  2. 垂檐自滴阶:雨水从屋檐滴落到台阶上,描绘出雨景的细腻。
  3. 风清想林壑:清风拂面,令人想起林中的幽静。
  4. 云湿似江淮:湿润的云朵像江淮的水,展示出自然的联系。
  5. 石信浮沤重:石头上有厚重的泡沫,表现出雨水的浑浊。
  6. 泥从积藓埋:泥土被苔藓覆盖,描绘出湿润的环境。
  7. 气消浓酒力:酒意消散,心情愈加清醒。
  8. 心助独吟怀:独自吟唱,心情得以舒展。
  9. 飒飒通琴韵:雨声交织出琴韵,描绘出音乐的意境。
  10. 萧萧静竹斋:竹子在静谧的书斋中轻声摇曳。
  11. 彩毫无限思:手中的彩笔承载无尽的思绪。
  12. 念与夕郎乖:思念的情感与心中的爱人相隔遥远。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湿似江淮,将云与江淮相提并论,增强了意境的层次感。
  • 拟人:雨声与琴韵交织,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飒飒通琴韵,萧萧静竹斋”,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雨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喜爱和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展现了情感的深邃与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柔情与思念,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象征着清雅与宁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淡泊。
  • :代表文化与艺术,反映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云湿似江淮”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对江淮的地理描述
    • C. 对心上人的思念
  2. 填空题:诗人通过描写雨声与__,表达了其内心的情感。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彩毫”是指普通的笔。(对/错)

答案:

  1. A
  2. 琴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雨的美丽与思念的情感,但更侧重于社会现实与情感的结合。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侧重于历史的回忆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